影劇專題

【專題】《Q18 量子預言》精彩最終回:父母無私的愛,能合理化一切的行動嗎?

絕大多數的人,都是直到為人父母,人生才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可以全然投入、不要求回報的愛著另一個人——你強烈感受到自己愛的能量如此巨大,也願意把這份愛傾囊而出,為孩子打造一個安全且舒適的堡壘,給他所有你能給的一切。你才發現,原來有一種愛,可以如此無私。


可是養育一個孩子,總有太多的狀況題,而每個孩子的不同,也讓這個過程充滿著未知與挑戰。當《Q18 量子預言》故事走到最高潮,才發現一切故事的開展、那環繞著小匡(劉修甫飾演)以及黑子(炎亞綸飾演)、白子(石知田)之間的秘密,都是從親情出發的決定。

對於這些角色所做的判斷,你是否理解、認同?你會做出跟他們一樣的決定嗎?


太過害怕失去,所以讓愛長出了執念

孩子跟父母之間,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誤以為,是孩子單方面依賴著、需要著父母,可是觀眾在《Q18 量子預言》裡,看到了高明明(天心飾演)自願走進小匡的世界,且即便面臨虛擬世界的崩塌,仍不願離開孩子身邊,才發現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是雙向的依賴。

或許因為高明明在事業上的呼風喚雨,科技於她而言是唾手可得的工具,也更讓她相信人定勝天,人類有可能違背命運、挑戰既定的生命規則。於是她對於小匡的疾病,有更深的執著,不願意相信造福那麼多人類的他們,無法找到方法,拯救自己的兒子。更甚者,對小匡有一種自責心理,覺得是自己造成了孩子的疾病,所以讓她對小匡有無限的寵溺——即便她也察覺到小匡觀念有些偏差,卻仍然想順應著孩子的期待。


她最深且唯一的恐懼,在於兒子的離開——留下的是肉身也罷、意識也好,虛實與道德倫理也不再是她考量的範疇。她最核心的渴求,就只是要跟孩子「永遠在一起」,即便當這句話說出口時,她或許也明白「永遠」的重量,是責任,也是一種不可能的奇蹟,但她終究願意為了孩子給出所有,甚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於是在最終回裡,我們不僅看見了故事的一再翻轉,也看見層層的神秘面紗揭開之後,核心都是因為愛。太害怕失去與別離,所以讓愛長出了執念,生根發芽,根深蒂固,導致不論柯博士(李銘順飾演)如何循循善誘,卻仍然喚不回已經下定決心的妻子。

你說這份愛是一種執著嗎?縱使或許有些變質,也可能讓很多人難以理解,但終究看見分離這件事情對人類來說,是不論科技發展到何種境地,都必須面對及學習的人生課題。


再理性的人,都可能會迷失在幸福的假象裡

如果一切的失控,起因自柯博士跟高明明兩人對於孩子的執著,那麼當妻子跟孩子終於迷失在虛擬世界裡時,柯博士認為自己責無旁貸,要讓兩人離開那樣的幻境,回到真實當中。只是他用錯了方法,也或者在世界崩塌之時、當他即將失去兩人之際,柯博士也才意識到,有些東西其實早就已經不同以往,只是從前的他一直不願承認。

不論是小匡的性命、妻子的信任,又或者是這個幸福家庭的羈絆,其實或許早在他曾經犯錯的那一霎那,就像最後,與兩人分隔兩地,而他不論如何深情呼喚,兩人都不再願意回到他身邊。


其實他一直是孤獨的——願意協助高明明的心願,來完成這個乍聽之下十分瘋狂的計畫,或許柯博士是帶有一種贖罪的心理。一方面近似於高明明,為人父母,對於孩子的疾病總難免會有一些自責心態;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曾經背叛的負罪感,讓他無法拒絕高明明提出的任何要求。

但其實某種程度上,他也是想耽溺在相對虛假的幸福世界裡頭,同時他也深知缺一不可——一旦小匡不在,現在這個無憂無慮的一家三口狀態就會消失。眼前幸福如此得來不易,他又怎麼捨得結束?只是理性如他卻也明白,失控的發展,其實自己有必須要負責的部分,他應該更早意識一切早已脫離自己掌控,於是,在悲劇發生、再次後悔之前,他想要重新彌補與選擇。


唯有彼此間具有血緣關係的,才稱得上是「家人」嗎?

而《Q18 量子預言》在故事最後,透過複製人的倫理問題,拋出兩個反思——有著 DNA 的不同個體,到底是否算是同一個人?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無所不用其極,這樣的親情、這樣的父愛跟母愛,是否有些偏執與病態?

當觀眾難免對於高明明跟柯博士的態度而有些毛骨悚然之時,白子跟黑子作為這個家庭的一份子時,他們是否真的享受其中、明白且接受自己的「任務」?當孩子在這個家庭當中都成為更加被動的接收父母的決定,失去主體性的人生,也許也並不是孩子想要活著的日子,他們更像被擺佈的棋子——像是真正成為了在父母棋盤上的黑子與白子。


故事到頭,其實沒有給觀眾標準答案,像是一個未完待續的家庭故事,是幸福序章的續寫,擁有更多的可能性——但卻在氛圍的處理上,保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懸疑感,給觀眾足夠的空白,去思考這些由戲劇丟出來的問題。

某種程度上,或許伴隨著科技的逐漸發展,或許都是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會遇到的現實狀況。


延伸閱讀: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