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 / 雙城故事

【台劇】雙城故事 | EP8-11觀後感


『在包容那些不一樣之前,要先包容這樣複雜而多元的自己。』

《雙城故事》至今播出超過一半,說來也真的是過得挺快的呢!到目前為止我自己覺得是一個舒服、但或許對不少人來說是用顯得比較緩慢的進度,去經營這四個角色之間的故事,不管是感情方面、或者是親情以及工作相關,而其中可以發現,除了RYAN之外,其他人的工作幾乎都是跟「親情線」綁在一起的,這是我覺得蠻有意思的設定,一方面或許是就戲劇線的角度切入去思考,如果再把工作跟親情分開,怕會顯得故事太過散,但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思考,是不是在台灣真的有很多那種公私並沒有辦法完全拆開的現象?不管是興趣使然還是某種克紹箕裘的壓力,都被迫在外闖蕩的年輕人們終究「習慣性」的回到自己熟悉的空間。而這件事情我是覺得值得去思考的、有意思的,甚至我覺得對不同階段的人來說,會有不太一樣的想法。

我自己很喜歡在第九集去「旅行」這一段,可以說是拍出了台灣之美,另外一方面我覺得也是透過旅程這樣的設計,讓角色之間的關係更加明確。都說旅行是可以更看清楚對方的,我覺得在這個部分也是如此。除此之外,因為RYAN的到來而帶來的「旅行夢」,對比到念念繼母對於旅行的嚮往跟一種遺憾,也再次反映出了每個世代人們的不同想法。


想到一個很有趣的對比,那就是去泡湯這一段──男人談公事,女人談或許有點害羞的性事,在那個坦誠相見的當下,或許也暗示著脫去所有外層的遮掩才得以說出口──對念念來說,儘管是她疙瘩許久的事情,但是卻也無法輕易地去宣洩自己的煩惱,或許會說這是「矜持」,這的確也是一種東方女性的害羞跟可愛,總是在自己腦海裏百轉千迴,卻始終不願意直接去詢問對方真正的心思,而我自己覺得很有趣的一點是,以我自己來說,透過全知觀點的角度來看這四個人(尤其有了JO這樣相對直接的對比),有時候會覺得念念真是庸人自擾,甚至會覺得念念有點「盧」、「幹嘛不直接講?」,可是換位思考,卻又會覺得,倘若是自己,大概也沒有辦法那麼直接吧?

坦白說剛開始看《雙城故事》我自己比較喜歡的是親情線的部分,感情線雖然也算是本劇主軸,但我一直都相對覺得比較SOSO,可是漸漸地這幾集中,透過心意的坦承、一些衝突與磨合期,我開始在對角色產生一些「額外的想法」時,產生了很有意思的思考跟自省。例如上文所說的──直接問就好了,沒那麼複雜的,可是為什麼我卻也覺得,倘若是我問不出口?


我在想,我們是不是都被既定的一些想法所綁架,所以導致那些在不同的環境、文化下所形成的價值觀、那些明明已經對念念造成衝擊的事情,卻又被迫為了要「識大體」而選擇去包容不同觀念的理所當然,坦白說我並不覺得這真的是需要批判的,儘管坦白說我這幾集不只一次覺得念念有點煩(笑)。

而我不禁在想,這幾集的《雙城故事》是不是透過RYAN跟念念的故事在告訴觀眾,不管因為多麼渺小、瑣碎,甚至有時候會覺得說出來顯得小家子氣、不夠體貼的那些事情而不開心,但重點是,妳已經心裡有疙瘩了,那麼與其有那些小脾氣、內心糾結以及多餘的擔心,是不是乾脆就一次性的傾囊而出比較好呢?

不要去設想對方會怎麼想、也不要太過去預想對方會怎麼想──我很喜歡第十集中,JO跟念念的對比,一個是「想太多」,一個是「想不夠多」,過於極端的天平兩端,終究不是好的狀態,只是任誰也無法真的很平衡的在一個中間值的狀態,而我們都是在一件又一件事情經歷的過程中,慢慢去找到平衡點的。有時候會討厭想太多/想不夠多的自己,但那都是自己的樣子。不同的文化背景跟觀念當然是這兩段感情中的衝擊,包容不一樣也是核心,只是我始終在想,在此之前是不是更應該要「包容」這樣的自己?


因為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太容易毫無理由的陷入自我厭惡了。

你覺得吵架是好的嗎?其實吵架真的是一種更極致的溝通,就像念念,她起初也以為自己能夠RYAN喜歡待在家這件事情,只是她大老遠來到舊金山,當然希望能夠有更多機會出去走走──兩人的吵架,或許也是更加釐清彼此的想法,用這件事情而論,不是要改變對方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不是要完全融入對方的生活,而是在彼此想要的生活中,去找尋一個更舒服的模式相處。但這的確是需要時間去溝通跟磨合的。

而天明跟JO呢?其實更具體的,透過大稻埕投資案的募款、執行到後來的被倒、欠債,JO一直都是陪伴在側的,儘管有再多她沒有辦法理解的事情──好吧,坦白說我自己也是無法理解,因為以我自己來說,都已經形同被小朱背叛了,我大概也是沒有辦法再念舊情地不去報警,也會格外心疼明明也是一片好意想要幫助大稻埕、明明也是受害者的天明,卻被看作加害者的事實。


抑鬱寡歡的天明終究還是考慮到太多了,而考慮太多的人們,最終總是會把更多責任往身上攬,而十年前的事情又重演,居民們視為是一種故態復萌,可是實際上那最純粹、最原始的動機,都被遺忘了,在說明會上,是有很多人都被天明打動的,那一份對於自己出生、成長地方的眷戀,促使了他有了開始為這一切努力的想法,只是太過信任一個人,卻忘了在這些年裡也許有些人變了,也許某些人有著太多隱藏著的情緒跟心事他是不知道的。當我們已經離開別人的生命故事那麼久之後,又怎能夠真正了解如今的他,是否還是一樣呢?

而值得注意的是,天明對於JO跟念念的態度並不相同,強顏歡笑也好、或者是真正能夠釋放疲憊也好,有時候在想,那衡量的依據也是非常奇妙的。不想讓她擔心的情緒、真的想要釋放一些負面能量的想法,誰願意跟誰說甚麼,誰能夠跟誰說甚麼,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說不出口──太複雜了,人類,每一個決定都經過內心的反覆檢驗與編輯,才呈現出我們的每一個行為舉止與言語。


就像或許大家會注意到,關於合勝堂接班這件事情、或者說念爸希望念念成長這件事情,其實總是經過幾番挫折、衝突與不諒解之後,才會說明真正的意涵,或許是一種拐彎抹角,而感慨的是又不免心想──倘若就一輩子說不開了呢?是不是到最後,就成為一種遺憾?

大家或許記得《海角七號》那句很經典的對白「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可是現實生活中,是那麼簡單的二選一嗎?念念的責任與壓力,扛住的是一個所謂「祖傳事業」,好似再怎樣都必須接下,而撇開能力是否夠這個問題,念念糾結的,或許是在希望父母休息的情況之下,卻又渴望著自由吧?因為她,還沒真正飛過。我終究覺得念念最後是會回到合勝堂的,對於這塊土地,她的感情其實不亞於天明,只是我覺得若是沒有挑戰過、嘗試過,她便不甘心自己不曾「勇敢過」罷了。我自己很喜歡來到舊金山讀書之後,對於英文班、中文班的煩惱,甚至於跟教授之間的每一次唇槍舌戰,我覺得都是一種促進她去「活絡」自己思緒的重點,那也是我自己很喜歡第十一集的部分。


而最後我想要提的,是當JO一步步踏上完成父親願望的旅途時,那每一步象徵著愛與遺憾的步伐,終究透過JO的視角去完成每一段美好,願望清單達成的同時,JO就離父親、離台灣、離雙親的故事更近一點,那是或許對於自己有過混淆跟認同的JO,尋找自己的機會,甚至我覺得,也是慢慢的去解開母親的心結。

特別想提一下,我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待JO的阿嬤管理成衣公司的這一段?其實我自己是比較傾向JO的作法,只是我也不否認或許在充滿人情味跟實際利潤與效率考量的中間,的確是更需要取得平衡的,但不得不說有些「陋習」的確是會拖垮公司的關鍵,意外地,這一段反倒成為我自己蠻期待的後續!這周因為選舉而停播,你是不是跟我一樣更期待EP12的到來呢?

圖片來源:《雙城故事》粉絲專頁
✩ Follow Me on 粉絲專頁 │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