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 / 雙城故事

【台劇】雙城故事 | EP1觀後感


『Ain’t nobody gonna save you, if you don’t save yourself.』

《雙城故事》是由青睞影視與凱擘影藝首次與Netflix合作的影集,當然,如果從影視業的角度來看有其代表性,亦有一種文化輸出的意義,但我覺得對觀眾來說,最真心的推薦跟引發動力無非在於──它很好看、很精緻、很讓人期待後續。那天去看完首映會的第一集試片之後,我對《雙城故事》的第一印象是「舒服」的,像是緩緩前行、像是心曠神怡的一場散步,而呼應在故事裡,我覺得對於四位主角來說,這段故事都代表著一種生命中極其不可取代的轉捩點,是在茫然人生中的一次休憩、也可能是走出舒適圈的一場冒險。

開場就讓我驚豔地看見台北、以及舊金山,爾後才切到「兩個女孩」的故事──坦白說,萬芳的旁白真的很有韻味,像「騷動的靈魂啊」這樣感覺比較煽情又文藝的字眼,由她旁白詮釋之下,意外地與《雙城故事》有了很融洽的匯合。


而首集的首尾呼應──在第一集的最後,公布了「旁白的人跟念念的關係」,甚至於那段「我們在雙城裡互相思念,彼此遺忘」,道盡了母女之間的關係,既矛盾卻又合理的。

關於念念跟JO,可以發現第一集相對來說花很多時間在經營兩個主角,儘管可以想像不管是天明還是RYAN都很有故事,但第一集專注在這兩個女性角色身上,從人帶到「雙城」,又從雙城帶回到人與時代。偽一鏡到底的設定,很快速、又不無聊的鋪陳了念念與JO的故事,而同時,片頭的動畫搭配萬芳的《Love Yourself》,真的莫名讓人有催淚的感覺。(那首歌真的太厲害了)


可以想見這是要拍一個「文化衝突」的故事,不光是觀念上的差異,甚至我覺得包含像是念念的渴望出走、渴望冒險,以及JO返鄉那一種仿若尋根的旅行,都是一種對於城市的嚮往跟態度,甚至是,「想像」。而有趣的是,故事裡那經營的極具生活感的紀錄視角,讓我覺得彷若我到大稻埕,就能找到合勝堂、明天柑仔店/酒吧,彷若念念等人都是真實存在於那兒的角色,對我來說那樣的親切感、接地氣,是非常能夠把觀眾帶進故事裡的。

而或許你會因此覺得──那舊金山的片段呢?儘管相較之下可以發現第一集篇幅上更著重於大稻埕(這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台灣製作的影集,當然第一集要特別跟世界介紹台灣,這是台灣的故事!),但是我覺得那一點點在舊金山的片段,竟然不違和地和諧。


或許,是隨著這四人的友情開始──因為人與人之間那一種自然而然的情感交流,讓城市與城市之間,彷若也不再有那麼強烈的距離感,像在明天酒吧裡那麼多的外國觀光客,同聚在一個小空間內,享受一樣美好的音樂、一樣美味的美食、一樣RELAX的夜晚,那一刻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所有所謂的「文化衝擊」,都會因為「旅行」而變得美好、變成一種新的嘗試。

而這些,當JO跟念念來到異鄉、並且要「生活」之後,還會是一樣的狀態嗎?這倒是我自己覺得很值得討論的部分,因為旅行、與生活,終究是不同的。


而繫起JO跟念念緣分的那個「太平洋最棒工作」的比賽,從剛開始讓人起疑竇的服裝準備等等,到後來證實是詐騙,這一切其實都有一點點對台灣的諷刺,念念一句「我代表台灣對不起大家」──其實我覺得是很有趣的,因為,這的確會是台灣可能比較不那麼美好的部分,可是,導演不避談。不誇張去宣揚台灣有多好,甚至帶出這一點點相對寫實的面向(不過當然是比較喜劇調性的處理),反而讓我覺得,這部作品是很有野心、也很有生命力的。

不過我覺得,像是初次見面,有點畏畏縮縮、眼睛不知道該放哪裡的念念,對比很自在能夠穿著內衣走來走去的JO,就是觀念上很大的差異了。這些小細節都是我覺得很特別的經營。


當然這部作品,會有愛情的部分──而且官配是相當明顯的,可以發現《雙城故事》其實不只是從物質、從環境、從文化,甚至它想要更深入談的,是面對情感的態度,而葉天倫導演也在首映會後曾經分享,他想要做的是「寫實地討論愛情,且相對成熟的愛情觀」。的確,偶像劇很美好,童話般的愛情人人嚮往,可是現實中畢竟不是如此。寫實那剛剛好的溫度,沒有過度的粉紅泡泡渲染,卻反而更凸顯真誠的怦然心動與緣分,其實是我期待看見《雙城故事》的後續發展,不管是念念跟RYAN,或者是JO跟天明。

霞海城隍廟大家應該知道吧?對很多人的既定印象,最有名的就是「月老」,而念念與RYAN在這裡初次邂逅,彷若也是一種注定般,將開啟兩人的愛情故事。


可是在這個階段,念念是有「未婚夫」的(話說雖然沒有露臉,但是施易男的聲音超有鑑別度啊~),從第一集的兩次視訊,其實就可以看得出來,「只聞其聲」的未婚夫王維勝,其實並不是很樂意念念去找他、同時,也沒有回來台灣的打算,而且想必大家都會猜測,王維勝應該是另結新歡了。想要去找男朋友的想法,加上媽媽的原因,讓念念對舊金山其實充滿嚮往,而由於身體不好的原因常常被「禁止離開台北」這樣的禁令,我覺得反而會讓她更嚮往離開這裡這件事情──不是她不愛家鄉,只是,她想要趁年輕的時候去闖一闖,也想看一下讓維勝跟媽媽都憧憬、且不願離開的地方,究竟是有什麼魅力?

「羨慕」,某種程度上我覺得應該也會是這兩個女孩之所以後來會成為好友的很重要關鍵,因為她們都在迷惘的時刻、從對方身上找到了某部分自己所缺乏的東西,而這,是她們擁有的。我喜歡陳怡蓉跟曾珮瑜飾演這太過截然不同的兩個女子,且更有魅力。哪一條線都讓我不願錯過呢!


而就曾珮瑜所說──其實她自己覺得《雙城故事》非常厲害的,是感情戲。坦白說我第一集看到念念的父親細心照料女兒、還有寵愛女兒的樣子,就讓人覺得特別溫馨!其實,如果可以,依照念念的身體條件,或許真的不太適合去那麼遠的城市久居,可是或許在接受病人癌末的訊息之後,他頓時明白了生命無常。與其把女兒綁在自己身邊一輩子,不如,讓她展翅高飛一回。因為世界那麼大,不去闖一闖,太可惜了不是嗎?

另外,像是楊麗音飾演的JO媽媽,第一集雖然篇幅不多,卻也是讓我期待的一條線!說到這個,大家不覺得JO那種有點彆扭的ABC腔閩南語很親切嗎?(因為我本身就是台語講起來怪怪的人,所以特別有這種感覺,哈),如果大家有看過《外鄉女-黑美人》,應該會發現曾珮瑜的台語並不差,因此反而會更讓我驚豔!


第一集的最後,讓兩個喝醉的女人,都吐露的自己內心比較脆弱的那個部分──面對愛情的不安、面對生活的茫然,而透過兩個「清醒」的男人,帶出了《雙城故事》裡其實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也就是,狄更斯的《雙城記》。從這個部分點出來之後,彷若像剛開場的空拍鏡頭一樣,越拉,越高,用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這樣一個故事,去描繪了在這個時代下的「一樣」與「不一樣」。那些映襯的形容詞彙,彷若也同時反映出了角色、甚至是觀眾面對的生活,日子一直在過、我們看似在前進的同時,卻始終踏著每一個徬徨的步伐。

又誠如那個塞車、交通紛爭的開場,不似《LA LA LAND》的熱鬧與歡樂,回堵的車流與煩躁的聲響,吵架聲、煩躁聲、嘆氣聲、喇叭聲,搭配著《向前走》彷若是一種很微妙的對比,可,這卻也才是生活。


以狄更斯的《雙城記》作為第一集的ENDING,搭配萬芳所飾演的念念母親自白,在充滿餘韻與產生一種驚喜感、意外感的同時,讓人更加期待第二集。《雙城故事》總共20集的篇幅,我其實很期待它帶給大家對於戲劇不一樣的想法甚至視野,而我坦白說,之前看到萬芳《Love Yourself》的MV,其實內有一些精采畫面的部分,整個搭配歌詞與旋律,對我來說那個情感太過撼動、太過有渲染力,好像被唱出心聲、好像被窺探了什麼一樣的感覺,太赤裸,卻也太動容,覺得被感動,也覺得被救贖。

”Ain’t nobody gonna save you, if you don’t save yourself.”
推薦大家一起,《雙城故事》。

圖片來源:Netflix
✩ Follow Me on 粉絲專頁 │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