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賣房子的女人(房仲女王)|1-3集觀後感


『家,就象徵著一個人的生活方式與態度。』

既《偵探的偵探》及《黑色樹海》 之後,再次看到了北川景子的新作品讓人感到格外興奮呢!而且必須說,《賣房子的女人》於我來說真的是很新鮮的主題與作品──傳奇女房仲的銷售故事,光是「傳奇」事蹟與獨特的價值觀、行為就超有看頭。定位上像是職能劇,但我卻覺得沒有那麼絕對,對我來說職能劇會更強調於比較寫實的狀況,像是透過戲劇帶領觀眾認識不同行業,尤其是其中的辛酸血淚等等。但是《賣房子的女人》對我來說有點像是《歡迎來到萬事占卜陰陽屋》風格的感覺,透過善於觀察、發覺到一些常人所無法理解的地方,而找到「突破口」,而北川景子所飾演的三軒家這個角色就將這個強項淋漓盡致的發揮在「賣房」這件事情身上。

人真正的「需求」,或許並不是掛在嘴上的那些「理想目標」,有些真正需要的東西,或許是旁人所才能點清的。


像是第一集中,我深深感受到的是──人「選擇」房子到底是需求考量、還是多多少少包含一些面子問題呢?三軒家找到了「真正適合」醫生夫婦一家三口的房子,雖然以兩人的收入來說或許相對不太體面,但是實質上他們在家的時間那麼少,所需要的空間真的那麼大嗎?其實我覺得三軒家的強項或許就是能夠看穿對方真正的需求,並且運用一點銷售的技巧來幫助「快速下定決心」,例如以第一集來講,就是抓住這個家庭的關鍵──孩子,讓孩子真正能夠接納「搬家」這件事情,三軒家看出了關鍵,也就是他對奶奶的想念跟不願面對事實,才以「大人」的口吻去點醒小男孩。

這也是我覺得三軒家很貼心的部分,他不會為了銷售、為了業績而刻意推銷「貴」的房子,而是針對顧客真正的需求(甚至是潛在、隱性的需求)列入考量。


而像第二集雖然感覺有一點荒謬的誇張,但是蜷居這件事情好像在日本成為一種現象,或許大部分的人基於人道精神或者是比較晨間劇主角的正面思想,自然而然會有那種「我要幫助他們」的熱血念頭(這想必也是受到很多戲劇的影響而造成這樣的念頭自然而然的萌發),但是三軒家並不管這些,甚至很「量身打造」的想出一個適合老夫婦的方案,更重要的是,三軒家並不為他人的「生活方式」做評斷,也不會抱持著過多不切實際的想法跟念頭。

不過度自以為正義,也莫評價他人的生命,「家裡蹲」的人生,如果是自己所願意的、所選擇的,就要努力把自己的生命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沒有人可以評價他人的生活方式。


《賣房子的女人》這部作品當然也有一個辦公室的同事團體,而且每個角色都還蠻個性鮮明的──儘管人數不到十人,但其實就看得出來這就是一個小型社會,什麼人都有,而且相比之下明顯在想法上與三軒家就是格格不入,足立也好、科長也好、庭野也好,每一個面對這份工作的態度都有所不同,這就是社會!儘管科長怎麼期許大家能夠「眾志成城」,實際上卻也就是有些事情的確需要靠單打獨鬥──不過不難發現的是,三軒家賣房是越來越需要大家幫忙了,像是第三集中,就也靠白州美加等人才能夠完成這次的賣房任務。

但說真的我自己也沒辦法接受白州美加的工作態度,也覺得三軒家說那句「我覺得不認真工作的人很礙眼」這樣直接的說法很有魄力,畢竟看得出來很多人其實都看不慣白州美加的態度吧!我最近在看《寬鬆世代又如何》,說真的與這邊──白州美加所受的教育、備受呵護與辦事不力,感覺挺有呼應。


其實之前在看《偵探的偵探》時新聞稿中也特別提到,這是讓一直以來以甜美笑容掛帥的北川景子突破的機會,而漸漸地透過她所選擇的演出作品,也可以發現到她很有野心地,每一次都想要「突破」。以這部作品來說,帶有點兇狠的喊出「GO!」的模樣,想必讓很多有看《賣房子的女人》的朋友都印象深刻吧?那一瞬間真的如坐針氈,也會想要「動起來」的感覺!非常有衝擊性與爆發力。

但是相對來說,我剛開始看第一集時,覺得瞪大眼睛的一些設定有一點太刻意了,有一點不習慣,而且忍不住會想要把天海祐希套在這個角色試試看的感覺,不過看到第三集來默默的覺得很有特屬於北川的魅力與喜感呢!特別像第三集她眼睛動所配的音效我就覺得超逗趣的。


其實說穿了,「家」就是一種生活方式,每個人有不同的需求與想要過的日子,賣房子的人如果要說有什麼除了「銷售」之外的使命感的話,應該就是這一點了吧;可想而知,「銷售」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相對來說房子又是高價位的產品,更是無法三言兩語的就讓對方買下,相較之下,就更需要巧思了。某種程度來說「專長」是賣房子這件事情真的一點也不奇怪,或許就算是「銷售」,每個人也有自己適合的銷售產品,也是需要天分跟才華的!

《賣房子的女人》整體來說我覺得很有趣、很好玩,每每看到三軒家「很神」的買/賣出一套又一套房子,都會讓人格外佩服、嘖嘖稱奇,「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是三軒家的名言,而在看她「賣房」的過程,意外的得到諸多樂趣及莫名的療癒感啊!

圖片來源:網路
click ☞ Dear Han on Facebook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