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 / 派遣女王2

【日劇】派遣女王2 | EP4-8觀後感


『失誤,也是人類獨有的美好能力。』

上一篇觀後感曾經跟大家分享過,看到《派遣女王》第二季的消息,坦白說第一個湧上心頭的,是對於這部作品的滿滿回憶,而實際看完了整部作品之後,坦白說我覺得帶給我的還是「看一個回憶」的感覺。前幾集探討的重點,還是著重在派遣員工的種種委屈,不管是薪資上,又或者是在公司裡受到的保障跟尊重,都在前幾集有還蠻完整的鋪陳跟著墨。唯一比較讓我覺得納悶的是,為什麼會特別設定「正職員工」都是男性,而「派遣員工」在這個故事裡都是女性呢?我覺得當故事裡幾乎很絕對性的有這樣的對比時,似乎就是一個很值得去思考的現象。

而到故事後半段,伴隨著第一集出現過的「日本沈沒」這樣有點煽動性、充滿力道的語句,說明了大前春子對於這個現象的一種前瞻思考,AI、或者說科技去取代人類的世代,是否真正會到來?


大概從第六集開始,當AI出現在這個故事裡,我覺得就把整個故事導向另外一個方向的思考,透過正職員工的「危機感」,去凸顯了其實每一個人在工作崗位上,都是戰戰兢兢。而就某種程度上來說,我覺得也是一種凸顯企業、資本家的一種思維,當派遣員工可以以相對低廉的成本獲得人力,那麼正職員工的價值又是何在?

AI的出現,為公司所有人做了考核,甚至透過AI去演算每一個人存在的價值。不光是S&F直營商店,透過AI去判讀很多事情的成敗,又或者是合作廠商——隅田食品的去留,就連「人」都被用數值化、標準化的方式去評核,這真的是對的嗎?


AI或許可以縝密的計算,可以給一個很精準的答案,可以做出超乎人類能力的事情——就像是第六集裡,「預測天氣」的能力,就算大前春子再怎麼專業、有能力,也難以超越。可我覺得其實,關鍵一直不在於所謂的勝負跟輸贏,而是在於說明人類所無法被替代的價值。

不過說到AI,最諷刺的大概就是,不只是東海林等人在名單內,就連社長最後都是被評價在應該被裁員的名單裡。其實這部份可以有兩個思維去想,一方面可以說,很多所謂「在上位者」,脫離了執行之後,的確是很容易不懂第一線、基層員工的辛苦。


另外一方面我覺得也可以去思考——所謂的「能力」是什麼?像所謂的公司高層、主管階級,他們所必須肩負的責任,包含決策以及領導,這些都是或許很難去數據化的能力。就連「成本劊子手」這個工作來講,雖然到後來東海林才發現社長對自己安排的真正用意,難免覺得有一點鼻酸,可是就連這麼殘忍的一個工作,在公司裡,還是有必要有人去執行的。

又例如像里中好了,誠如大前春子所說的一樣,他其實是很願意讓人追隨、擁有凝聚人心能力的一個人才,這也就是爲什麼當他最後選擇離開S&F之後,會有派遣,甚至是正職員工跟他一同去創業的原因。


雖然是睽違了13年,可是我自己看到東海林、里中跟大前春子的互動,還是覺得相當有懷念的感覺,甚至我覺得如此看來,還是很有默契跟充滿喜感的互動,節奏掌握的極佳。儘管到最後有近於告白的話語,但最後也證實是烏龍一場,就這個部分來說,我倒是覺得結局讓我看了覺得相對不明所以,比起來自己是更喜歡三人一起為了S&F直營商店努力,又或者是當黑豆杏仁餅乾有爭議時,一起為解決問題而熬夜奮鬥的樣子。

儘管加班不是值得讚許的常態,我也並不認為加班就是負責任或者是努力的象徵,可是看到所有人共同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時,那一種工作的成就感跟凝聚力,卻也是會讓螢幕前的我,會為此而感到感動的。


關於那些美麗的錯誤,人類必然產生的情感跟失誤,在最後都成為一種致勝的關鍵跟執著,就以炸竹莢魚來說,雖然聽起來好像是毫無邏輯性可言的挑戰,可是人類或許才是最能夠理解「人類」想法的,透過觀察,才成就了最後的翻轉。

工作當然有壓力、有委屈,也有很多痛苦的地方,可是我覺得在工作中找到自己價值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環。我覺得《派遣女王2》到最後,有一點把整個主軸拉得太高,導致我覺得最後變得比較空洞、反而顯得好像前幾集跟後幾集有一種分兩段的感覺。而當我自己比較喜歡前幾集的路線時,其實就會顯得以收尾來說,力道稍微弱了一點。

圖片來源:網路
✩ Follow Me on 粉絲專頁 │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