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

【展演】《我記得…》For youth | 我城劇場‧看實力派演員飆戲超過癮!


『我們曾經想成為某個偉人,後來卻只能期待自己不要成為自己以前所討厭的大人。』

必須汗顏的說,剛開始我並不知道我城劇團──以看劇的資歷來說,真的還是太淺,對於要買不熟悉劇團的舞台劇票券於我來說是一種「挑戰」,畢竟對學生來說,舞台劇並非平價的休閒(儘管是最低票價亦然),可對舞台劇這件事情是一種「上癮」,因此儘管目前的我還是只能以最低票價坐在遙遠的地方看戲,我還是想要保有這樣的奢侈享受。

之所以會毅然決然地在預售時期就買下《我記得…》,說真的最大主因是因為演員──這些演員都是我們在電視劇、電影上看過的演員,因為對這些演員的喜歡,所以有更多的信心跟動機。演出前不久莊凱勛才以《菜鳥》奪下台北電影節的獎項,而朱芷瑩為去年金鐘影后,黃健瑋、謝盈萱也是在去年的《麻醉風暴》中有出色表現──這麼一講才發現,這幾位演員都在去年的金鐘獎上相當風光啊!

對演員的喜愛促使我進場看戲,除此之外,那一種對青春的描寫與刻劃,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影劇作品的不敗經典,五個人、還有彼此之間的關係,其實說真的即使在看劇當下,也讓我聯想到了《16個夏天》(如果要說到「五人幫」的話,就還有《我和我的十七歲》),但有別於戲劇強調「主軸」,《我記得…》其實把每一個角色的個性與故事都交代得挺完全,而且會覺得扣緊了很多時事。


格外喜歡的當然是在五人之中的「老大」這個設計。

每個人的求學歷程中或多或少都會有這麼樣一個風雲人物,可能是意見領袖、可能是校花校草、可能是模範生,大多數的人都是平庸的,我們在人群中無法鶴立雞群,因而面對那些特別亮眼的人,我們總是仰望著、崇拜著,我覺得老大這個角色就是這樣。

母親為他起了個「救國」的名字,或許就注定了他不斷抗爭的此生,每每看到他的一些辛酸,甚至是或許在大多人的觀念之中,他過得格外辛苦,物質生活的缺乏,拼命去追求、去捍衛的,他真的獲得心靈的滿足嗎?其實很多諷刺的、傷感的情緒在這個角色身上,儘管整體而言更多的戲劇空間在於他與其他人的感情糾葛,可我卻覺得有更深度的情緒藏在這個角色之中,儘管內斂、儘管看起來或許吊兒啷噹,卻依舊覺得這是個很有內涵的角色。

而「多數人」的我們,卻通常是仰望著、崇拜著、愛慕著。


愛恨糾葛之事陰錯陽差,說真的,我們儘管能夠從過去的事件中反省出自己做錯的地方,但是面對愛情、處理情感的態度,真的會隨著年紀而成熟嗎?又或者說,更純熟的面對情感的我們,真的就比較好嗎?

不知道為什麼,看完《我記得…》之後,反倒讓我覺得,面對愛情若能像莊振飛一樣從頭至尾的執著、單一,並且「從未長大」,帶有一點幼稚的佔有與霸道,直面又有一點羞赧的面對自己所愛之人,想要保護、想要抓住,會不會這樣「不變的單純」也是一種快樂?畢竟相比之下,差異最大的──SNOW,從高中時期有點暴衝、小太妹感的角色,到後來做為記者的沉穩,世故,卻又不免讓人覺得她是否太過壓抑了自己。
其實看到後來,是很羨慕SNOW的,能被莊振飛這樣的人愛著。

說真的,看到這些角色的表演,即使我坐在遠方依然能夠被角色的情緒所衝擊,滿滿的、濃烈的,而每每都讓我期許當自己更有能力一些時,能夠在更前面的位子,細細觀察演員的表演。


剛開始的鋪陳讓隆宸翰‬所飾演的「資優生型」角色相對被埋沒,但一些行為舉止依然讓人無法忽視──直至上半場結束時突然的一劑震撼,帶給觀眾的衝擊更為劇烈。坦白說對於音樂,我的鑑賞能力絕對不是個可以評論的人,我能夠感受的就是很單純、很淺薄的情緒,然而卻在他的琴聲中,我是真的有一種被「拉進去」的感覺,被他那琴聲中的憂愁、哀傷,全場靜謐的空間中,他的琴聲勾動多少人的情緒?不見得是因為台上所發生的故事,甚至是會有一點勾起觀眾本身的情緒。要說是「共鳴」或許也有點勉強,但卻是真真切切的透過音符去傳達他的傷悲。

還有很多人的「失望」──我們曾經想成為某個偉人,後來卻只能期待自己不要成為自己以前所討厭的大人。但最後呢?是不是不免俗的還是往自己不希望的方向走去?

這個世界太大、而我們又太渺小,所謂的體制儘管生鏽卻依然屹立不搖,我們赤手空拳地去抗爭、搏鬥,到頭來卻只是搞得自己遍體鱗傷。很多時候,我們或許想著「我累了,我不想抗爭了」,所以隨波逐流──我必須說,我從不會看不起這樣的心態與想法,畢竟我們都能夠感受到他們的難受。如果可以選擇,誰不想要當那個自己想要的自己?

只是每個人的選擇罷了,誰也說不準下一個放棄抵抗的是不是自己。


情緒很滿、而我相信導演陳培廣想要傳達在其中的絕對有更多更多,值得觀眾去細細品味與感受(我一直深信因為每個人的生命故事不同,所以能夠CATCH到的點與共鳴也會不一樣),但我會覺得《我記得…》正如同它的英文劇名「For youth」,是一首致敬青春的詩篇,是一首勾起觀眾滿滿回憶的曲目──忍不住想要搖醒過去的自己,對現在的自己當頭棒喝,給了很多感慨、遺憾,又同時給了一點力量。

儘管我寫的似乎有一點「沉重」,但我必須說就娛樂性而言這部舞台劇也是足夠的,很多笑點並不會很綜藝、很刻意的安排,反倒自然地都像是演員的即興演出(這點真的特別要大力讚許一下莊凱勛),也因此我們雖然是看著台上的他們,有時候卻會在腦海中浮現青春的我們──太寫實、太相像了哪!儘管我們可能並沒有經歷過那麼戲劇化的種種,但生命終究是給了我們相似的體會與感受。那些共有的情感──就是青春題材不敗的原因吧?

這部作品,我想我會「一直記得」。
雖然好評如潮,但不太確定有沒有加演的機會──如果有機會加演希望大家不要錯過,真的光是看到這些演員的飆戲就真的超過癮了哪!

圖片來源:《我城劇場》粉絲專頁
click ☞ Dear Han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