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日劇】無人生還(一個都不留)SP


『人,有什麼資格做出審判?』

大家應該有發現我對阿嘉莎‧克莉絲汀這位作家的喜歡,而《無人生還》也是我之前所看過的故事(不過我看的那版翻譯為《童謠謀殺案》),對我來說,《童謠謀殺案》對比於《無人生還》、《一個都不留》這兩版翻譯,似乎是沒那麼直白,不過後兩者卻是更貼切原英文書名的翻譯方式。日劇版的SP之所以直接用「無人生還」這樣對結局的明示,我想應該是因為故事從一開始,就是警察到島上偵查案件的過程。因此,從最開始的旁白就知道結局──「島上十名男女離奇死亡,無人生還」。


這部作品是「世界推理經典小說排行榜第二名」,經典程度也引發了不同國家的翻拍,不過日本的SP劇場版倒是我第一次看到影像化後的《無人生還》。講到這個不免分享一下,之前日本也翻拍過阿嘉莎‧克莉絲汀的作品《東方快車謀殺案》,同樣是以SP的方式呈現,不得不說在這部分日本的製作公司跟電視台是真的挺有膽量的──改編經典著作壓力絕對不小,除此之外,要怎麼把發生在西方國家的故事加以融合日本元素,更有「在地」感,倒是我覺得很厲害的部分。《無人生還》對我來說是更加忠實原著,不管是氛圍還是整個調性──最大的差異大概是第二夜中警察破案的過程,以及隨著科技進步,還添加了無人機、針孔攝影機這類的高科技產物在裡頭吧。

除此之外,今天這個故事我覺得幾乎是沒有地域限制的──相較之下「日本」味道並不明顯。


從倒敘開始的故事,觀眾從一開始就會知道10人全部罹難的結果,因此往回看數天前所發生的事情,則會更加留意很多小細節。例如透過那首弔詭的童謠《小士兵之歌》,加上白峰涼從船上看著那個「圈」發愣、加上房裡的鉤子,就幾乎可以推斷她就是那最後一個「罹難」的人,也就是,上吊自殺的最後一個士兵。

而也因為我先前就看過這部原著,自然對各個角色的「死法」,一經《小士兵之歌》的公開,就稍微有點印象,接下來就是讓人猜測「誰是下一個?」,以及注意每個演員的表演──畢竟就像我之前在閱讀書單曾寫的「倖存者之間的猜忌與彼此防範,還有隨之而來的畏懼跟不安,在『心理』程度上的描寫,完全是這本書的一大看點」。在已知道「無人生還」的前提之下,就更能夠去觀察細膩的部分。


透過字謎的破解,眾人的心防愈發加深,但我難免有點覺得詭異的是──有個不知名人士邀請你到島上觀光,難道就一點都沒有疑心的接受邀請了嗎?更別提那還是一座孤島。但總而言之,這8個人受邀來到了島上,另外加上兩名管家,總共10名受害者就此聚集在島上了。剛開始我以為介紹「士兵島」的歷史等等是有什麼特殊用意,但後來好像也就只是開場。

在眾人不安之際,卻出現了一個神秘的聲音告發了眾人的罪狀,每個人的表情都明顯「記得」這麼一段故事,但經過消化跟反芻之後,到喝酒時光,大家就說出一個對自己有利版本的「潤飾版」故事。某種程度來說,主人的邀請,似乎就是象徵著一種「審判」。


當然,這種故事必然需要構成一些「天然密室」的條件,例如無法與外界聯繫、沒有對外交通工具、惡劣的天氣等等,這些元素必然都是具備。而我自己覺得非常有趣的是,連結與本島的主要船隻名稱取為「阿嘉莎號」,正式呼應到了該故事的原著作家,這個小小的呼應讓我覺得很有趣也很細心。而也就從吃飽喝足之後,《小士兵之歌》開始運作,第一個罹難的就是服下氰化鉀而死的推理作家五明卓。剛開始看到這部分其實蠻意外的──畢竟總有點私心的覺得向井理應該會留到蠻後面的吧?

再來是睡夢中死去的管家妻子、再來是慘死棍下的議員。接二連三的死亡,特別是與童謠的呼應都相當令人不寒而慄,而議員一角的自白,我覺得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這些案件都「確有其事」,而且他們都有祕密沒有說出口。


面對死亡,每個人都是渺小且不安的,特別是他們每個人都有點「心虛」。我自己是覺得日劇版相較於原著小說,似乎彼此之間的「猜忌」稍微弱了一點,特別是從頭到尾似乎只有白峰涼有懷疑過神波江利香可能是兇手,其他人都沒有過多的猜測或防範(或者說,我覺得他們一直在防範「外人」),可以發現他們還是很不願意相信周遭有個殺人兇手似的。

不管是停電、東西不見、管家失蹤(進而成為第四個死者),所有的線索都會被觀眾拿來放大檢視,甚至是讓人覺得特別不寒而慄的。我很強烈感受到故事那種不安又有點毛毛的氛圍,明明沒有特別恐怖的元素,但我就是打從心底發毛。我很佩服這部SP的氣氛營造。

第一夜在演員星空綾子、法官中槍身亡之後結束,邁入第二夜──明顯是解謎的新篇章。


大概是因為我對第一夜的內容還有整個氛圍影響,倒是在解謎的部分我就覺得稍微比較平淡一些,雖然感覺起來是相國寺在與兇手鬥智,但由於在第二夜(或者說第一夜末)蠻開始就讓人對法官起了疑心,所以一直以來都給我「這名警部辦案太過順利了吧」的感覺──這可能是因為,比起大部分那種機智又聰明絕頂的偵探/警察有很長的篇章去鋪陳其何以敏銳如鷹,或者一些辦案上的巧思與習慣,但是這名警部就是進到這個謎團之中,然後很觀察入微而已。我覺得高手過招的過程就沒那麼強烈,整個過程有點太過順理成章。

其實「法官」這個角色有問題一直都有暗示(當然,雖然我在看《無人生還》之前是有點忘記「真兇」是誰,但是在看的過程中就會發現有些線索其實蠻突出的),首先是唯有他的「指控」在第一瞬間有醫生的「證實」、再來是醫生並沒有謹慎去確認法官的死(加上停電這個設計)、沒有槍聲、甚至是那個像審判式的宣判。


醫生的死、到警察摔死(那時候就很明確「應還有某個人」了),到後來無可避免的兩人猜忌──不是我、就是你,所以為了活命,兩個其實「並非本案兇手」的人就會很自然的認定「對方是兇手」,所以肯石勳的死就在於他在毫無防備之下,輕信了女性的脆弱與恐懼,在疏於防備之下遇害(然而,我卻覺得他對於「白峰涼」可能是兇手的認知來的太慢,才導致措手不及)。而最後,仲間由紀惠的表演像是某種程度上的被魔咒煽動似的,順理成章的去服從了《小士兵之歌》,以及圈/鉤給自己的暗示,當然,還有自己再次殺了一條人命的不安跟罪惡感,導致她走上自殺之路。

可以說,這部作品某些程度的恐怖氛圍,來自於整個案件過份順利地照著《小士兵之歌》走,像是有什麼超自然力量似的。

每個「屍體」都會回到自己房間──我好喜歡仲間由紀惠走上二樓,她必須走過每一個房門前,才得以回到自己位於最裡面的房間,步伐之慢,像是在細數著,這間房裡的誰還活著、這間房裡的誰已經死去。這個感覺真的很不寒而慄。


隨著船的航行,角色介紹跟隨著照片在海面上浮出、然後前進,挺喜歡這個片頭的設計,特別是那照片頗有吊詭之感。SP法官提到「如何選擇這幾個人」,是忠於原著所說得不再多提,否則這其實是很可以討論的一個重點,畢竟太多人與他真得毫無相干,到底為何知道這些事情、如何「判定有罪」,就又是可以討論的另一點──只是在最後,我覺的法官像是打著正義之名的旗幟,行自己想要創造完美犯罪的意圖罷了,這些人不過是很可憐被他選上而已(然後或許他還會某種程度上志得意滿的覺得自己替天除害)。自我展示慾望的強烈,讓他無論如何也要留下線索去昭告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殺人藝術」,當然──在自白一切公開之後,是被相國寺一駁的。

每個角色都算是有交代其故事背景,像是仲間由紀惠的白峰涼甚至是更完整的有切分、鋪陳,而像是向井理飾演的五明卓則是在他回述那段過往時,就從動作跟神情發現他「並不單純」的動機,比較特別的大概是星空綾子的部分,感覺像是同志情誼的變調與背叛而起的殺機。很多「沒說清楚」的部分,會不會也是在暗示,也許罪狀所稱的「制裁」,也不如他所想得那麼單純?背後有太多錯綜複雜的環節了,誰也不是上帝,可以宣判什麼。

而很讓觀眾討論的──這一切也太順利了吧?到底是怎麼行兇殺人的?這部分的沒有解釋,雖然對我來說是有留下謎團,但卻更強烈的感受到某種程度上像有超自然力量的幫忙與協助,更增添了我在看這部SP當下的不安與惶恐。

最後──這部作品中飾演罹癌法官的渡瀨恒彥,也在今年3/14因病離世,其巧合以及生命的脆弱與玩笑,讓人有點不勝唏噓。而《無人生還》成為其遺作,也讓人相當難過。

圖片來源:網路
click ☞ Dear Han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