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 / 妳是我的姐妹

【台劇】妳是我的姐妹|EP1-2 觀後感


『活在某個人的陰影之下,總是越想破繭而出,就越活得不像自己。』

很開心看到台灣仍有電視台願意在原創戲劇上有所投入,且是把重心放在這樣比較屬於家庭通俗劇的類型上。雖然近幾年可能懸疑推理類型跟職人劇當道,但我始終覺得不同類型的作品需要多元發展,才有機會開創不一樣的可能性,對於觀眾來說也更是一個福音。以我自己來說,當我看了議題相對比較沈重的故事,或者是在平日下班後晚上的休閒時光,有時候就會特別想選擇這種不用動腦的輕鬆喜劇來作為調劑!

始終相信,每個故事,都會有它自己的命運——不管是以什麼樣的姿態跟觀眾相遇,以及留下什麼樣的漣漪。不一定每一個作品都賦予太多價值跟意義,重點是,怎麼好好、完整地說一個故事。

《妳是我的姐妹》坦白說,我是在開播當週陸續看到演員的社群宣傳首映,才注意到這部作品的上檔,看前兩集,我自己覺得還蠻可以輕鬆無負擔的入口,是舒服且放鬆的觀賞體驗。


故事發生在一家早餐店——透過餐廳評星等的概念出發,把人的發展際遇也以星等評分,於是尤家的兩個女兒,在「世俗條件」的評比之下,乍看有著天壤之別。但我覺得故事將會透過這兩個女性的故事,去翻轉所謂的既定成見——尤其我覺得有一大關鍵,是要讓尤未來不再只是把姊姊當作一個超越不了、想要贏過的目標,不去追尋所謂的鋒頭,而是好好愛著現在的這個自己。

或許是因為總共有 20 集的篇幅,加上戲劇本身調性,前兩集感覺得出花很多時間在進行鋪陳,不管是對於人物角色的形象、背景建立,或者是在情節上的推進,都可以感覺到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例如尤寶茜對於婚姻的態度、以及這段關係的危機感尤其明顯。

同時蘊藏著很多線索,包裹著那些隱藏在看似冷酷的言語跟行為之下,真實的關切跟在意。像是第二集末,當尤寶茜去探望同學時,其實也就發現當年其實她也注意到妹妹的有點被欺負,所以用自己的方式,保護妹妹。而那些在尤未來看來覺得很機車的行徑,是不是也藏有寶茜對於妹妹的保護或者期待?


例如,注意到妹妹這個總是會太過忍氣吞聲的個性,總是無條件的貢獻付出,並說服自己是自願的給予;而實際上卻感覺像是被利用一樣——這點,其實從跑業務的案例中可見一班。某種程度上我覺得看見的,是她渴望透過自己更多無怨無悔的給予,去討好全世界,不管是爸媽、同學、同事或是客戶。

因為在家庭裡,她太渺小了,且跟尤寶茜比起來,明顯黯淡無光,所以她努力用自己認為可以被需要的方式,去討人喜歡,即使會有點像是濫好人一樣。除了口號般嚷嚷地要贏過尤寶茜——且確實在各種事情上,都看見她對於這件事情的執念,甚至會有點不計後果的開空頭支票。

但不論是薪資、社會地位、工作/學業表現,甚至就連婚姻,她好似在不自覺間,都把這些當成比較的要件。她的競爭意識,其實某種程度上已經根深蒂固,甚至連自己都已經不確定她的一切追求,是為了自我成就,還是僅為了超越姊姊。

 

而且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可以發現姐妹兩人其實是在相似領域、甚至是競品關係的企業上班——當然可以理解,這是更凸顯兩人的競爭關係,但是不是也代表著,妹妹對於姊姊的崇拜跟嚮往,讓她也在不自覺間追尋著姊姊的步伐?


從尤未來的角度看來,姊姊自小優秀,不斷被父母耳提面命提醒,要以姊姊當榜樣——尤未來強烈感受到自己的不被看重,於是更覺得枝微末節,都顯露出父母的偏心,以及姊姊的看不起。長姊是典型的人生勝利組,自然就讓尤未來更有壓力——隱隱的競爭意識,以及比不上對方的焦慮壓力。而某種程度,從尤家人的互動看來,更看見一種屬於亞洲家庭的矛盾現象。

明明是愛與關心,卻好像總是用傷害對方的方式來表達,找不到方式跟父母、子女溝通,所以就用常見的、讓人容易受傷甚至產生陰影的方式,以鼓勵的姿態,美其名實際上對子女造成的壓力跟期待。可是到頭來,我們又何必僅是為了誰的期待而活著呢?

蠻喜歡這樣的一個命題切入,故事很寫實面地描繪台灣家庭中的互動狀況,同時也逐漸在感情線上有一些讓人心動的鋪陳——講到這個就必須一提,後來才發現《妳是我的姐妹》是改編自作家米琳的《明天,我想和你談戀愛》,雖然目前就書籍簡介有點難以跟《妳是我的姐妹》產生連結,但我其實是有產生期待的,覺得台灣其實有很多原創小說非常值得翻拍!期待《妳是我的姐妹》,也可以帶來這種風潮。

但目前比較不理解的是,如此白話易懂的劇名,不知道是有什麼考量呢?(忍不住就會聯想到張惠妹的經典曲目而想要接唱啊)

圖片來源:網路
✩ Follow Me on 粉絲專頁 │ Instagram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