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一班又一班來來去去,乘載著離別與想念,也同時寄託著夢想與企盼。』

《火車來去》在一個很有意思的時間點開播——農曆假期、大年初五的時間,正適合這樣一齣闔家觀賞的溫馨戲劇上檔。除此之外,故事的前兩集,就以過年前這個時間節點開始,所以觀眾可以看見田南小鎮的居民們,各自準備辦年貨、商家忙著貨款結帳等等,各自做著過年準備,甚至到第二集也有除夕圍爐的戲碼出現;同時也看見故事的一個重要象徵——「火車」,載著遊子、以及因為各種因素而離家的人們,逐一返鄉。

不光是因為與觀眾的時間感有所疊合,我覺得很巧妙的在於,凸顯了當年火車之於居民的意義與重要性,鄰近車站的他們,有安心亞飾演的文秀在此叫賣便當,維持生計,凸顯了經濟上與居民們的緊密連結;透過文娟的文章也可以注意到,小販的熙來攘往,更是乘載著在經濟上、商業行為上,重要的運輸功能。當然更重要的在於,不管是團聚,或者是離別,火車一班一班的駛進又駛離,都承載著滿滿人情。這也是故事既精彩,又溫暖之處。


在試映會上便覺得,這是一個特別適合與長輩一起收看的戲——它有一種極其樸實的可愛,會讓人不禁會心一笑於角色之間的互動之外,某種程度上好像也藉由藍皮火車,帶領觀眾回到那個時代,於是當觀眾與長輩一起觀看《火車來去》,那種戲外的互動跟討論,也格外新鮮有趣。

例如在前兩集時的標會場景,以及當武雄跟阿華戴著誠如綁匪般的頭套走進田南小鎮市集,街坊鄰居一句「李師科」一度讓我困惑不已,可面對我的提問,父母則是不假思索的回覆我其所代表的意義;又例如當小文秀取下手上的戒指、而我正困惑於這個情節之時,父母也瞬間說出了「雞母珠」這個名詞,而後就在躲貓貓的那場戲裡,從文秀之口應證了這個答案。走過父母曾經兒時經歷的時代,體現一種那種屬於時代記憶的共感,而他們仿若也都在這樣的故事當中,暫時性的回到孩提時光,甚至會忍不住,分享起自己的兒時趣事。

除此之外,坦白說讓我蠻驚喜的在於,故事縱使拋下了一些懸念——例如武雄負氣離家的原因,又或者是文秀父親的離家之謎,都其實還算蠻快、在挺前面的集數,就開始給予線索,甚至像是武雄與父親、阿姨的和解,也發生在第二集。


明明心繫離家的兒子,卻還是嘴硬著不肯承認——那種父子之間既衝突又矛盾的微妙情感,我覺得是讓觀眾很有共鳴的。不光是誤會解開之時,那位願意道歉的父親,讓彼此之間都感覺到親情的羈絆與想念,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包含後來,對於武雄不願接旅社、想要拼搏自己導演夢想的溝通過程,都是我覺得是即便放到現在,仍然會有共感的親子溝通習題。

某種程度上來說,我覺得故事確實有其比較突然性的情緒轉折,甚至好似偶爾會有一種體感上不合時宜的玩笑,可能已經不是這個時代所能夠接納的笑點,但很有趣的是,我其實並不太會在這個過程中感到反感不適,反倒是用一個相當局外人的視角,去感受那個有別於現代的可愛。我想我會稱其為「樸實」吧!尤其在試映會的現場,李岳峰導演走到台前之時,好像感受到一種,導演運用影像與故事,刻畫自己童年記憶的紀錄,走過的、看過的、經驗過的,都在這樣的戲劇當中復刻,於是我也在觀劇過程,感覺到一種珍貴與價值。


可以說在「來去系列」擔當李岳峰導演御用女主角的安心亞,著實也在《火車來去》當中,繳出了一種有別於《牛車來去》的角色,不再那麼苦情、悲情,有一種宛若俠女的個性,卻也在面對父親的離去時,內心有一塊不可被觸動的柔軟。偶爾我稍微覺得情緒來得突然且過於外顯(例如我會覺得文秀在第一集提到父親時,那一瞬間的哭有一點太多),但後來卻好似也在前幾集的序章當中,找到原因。

如果文秀對於父親的離開有所執念,僅僅在於過往的美好記憶,或許也就沒辦法解釋這十二年與母親的相依為命,何以沒有心生怨懟、也不曾放棄父親會歸來的希望,更無法解釋,為什麼會在武雄與有福家人提親之時,一提到父親就有這樣的激烈反彈。或許是因為她其實知道,父親離開的真正秘密。


《火車來去》前幾集當中,讓人總是會心一笑的,無非就是高有福、黃武雄與李文秀這組兒時玩伴,長大後演變成「三角戀」的戲碼。記得許孟哲在映後笑稱,本來看到劇本、甚至是自己演出時,都是預設自己是帶有點心酸的單戀,卻沒想到實際在大螢幕上播出時,那些片段都成為觀眾笑出聲的場景——當有偶像劇經驗的鍾承翰跟安心亞演出這樣的對手戲時,那種曖昧氛圍,甚至只是兩人心領神會、互有好感的相視一笑,都好似能讓旁人感受到那種情竇初開的粉紅泡泡,而此時高有福那些小吃醋、妒忌的反應,甚至是聽聞武雄要返回台北時那一瞬間太過「真實」的開懷,都凸顯了這個角色的可愛。

雖感覺誠如丑角,但確實有其調劑作用,我覺得可以說是前幾集當中,意外讓我留下深刻記憶的角色。

另外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無非就是那場武雄跟父親的和解,以及與阿姨那場在除夕夜發紅包、叫出「阿母」的戲碼。我覺得那場戲不光是情感豐沛,更重要的是在一連串讓人會心一笑的情節堆疊之後,有一種突然來了個轉折,讓人猝不及防的感覺。同時,這場難得的圍爐背後,也蘊藏著一種名為珍惜的情感——離開那麼久的兒子回來了,錯過的那些年,都想要好好彌補起來,因為這份團聚,是那樣的得來不易,也確實從霍正奇的表演,很強烈感受到那種為人父親,終於與兒子解開誤會的開懷,於是觀眾也會因此而感動。


《火車來去》環繞在一個小鎮、三個家庭之間,不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可以預期有不少故事線得以有發展空間,而且就目前看來,都是非常溫馨可愛的小故事——縱使把時代背景拉到那麼久之前的台灣,可是卻還是有一些如今看來得以產生共鳴的情感,交織在故事之際。例如從第三、四集看來,哈魯的年邁、沒有精神,是否也象徵著離別?而某種程度上可說是繫著李家兩姐妹對父親思念的這隻狗狗,也無形之間強化了她們對於哈魯的情感——某種程度是不是也暗示著,父親的即將歸來、或者是所謂不祥預感?

很開心在農曆新年之初,有這樣的作品,可以陪伴我們開啟新的一年,更有這樣的契機,可以與自己家人一起觀賞一部彼此都能夠有共鳴,甚至可以開啟很多有趣討論的作品!

圖片來源:網路
✩ Follow Me on 粉絲專頁 │ Instagram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