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地獄里長》教我們的人生必修課:終究無法習慣失去的悲傷,但我們可以從中獲得成長
即將在本週(9/9)迎來最終回的《地獄里長》,伴隨羅一凡(林哲熹飾演)找尋阿嬤(王彩樺飾演)的過程,將帶著觀眾一起走過地獄十殿。或許正是因為「地獄十殿」這個世界觀的建立,可以發現故事其實環繞著生離死別,以奇幻的敘事包裝,卻又同時包裹著極其寫實的命題——你是否也有注意到,羅一凡意外開啟地獄之旅、也就是來到「第一殿」的開始,是在遊覽車翻覆意外、失去阿嬤之後? 於是觀眾也才發現,這是一個談論「失去」的故 […]
即將在本週(9/9)迎來最終回的《地獄里長》,伴隨羅一凡(林哲熹飾演)找尋阿嬤(王彩樺飾演)的過程,將帶著觀眾一起走過地獄十殿。或許正是因為「地獄十殿」這個世界觀的建立,可以發現故事其實環繞著生離死別,以奇幻的敘事包裝,卻又同時包裹著極其寫實的命題——你是否也有注意到,羅一凡意外開啟地獄之旅、也就是來到「第一殿」的開始,是在遊覽車翻覆意外、失去阿嬤之後? 於是觀眾也才發現,這是一個談論「失去」的故 […]
《地獄里長》播至第十集,以具有特殊體質的羅一凡里長(林哲熹飾演),在遊覽車翻覆意外之後失去摯愛阿嬤(王彩樺飾演)作為起始,開啟了他的地獄尋人之旅。阿嬤的驟逝,應證了那句俗話「失去才懂得珍惜」——從前將那些關懷視為碎念嘮叨,把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才在天人永隔之後,後悔莫及。 這樣的悔恨加強了羅一凡想要找到阿嬤的動機,也許是道謝,也許是道歉,也可能是在走過地獄各殿一遭之後,重新學會了如何道愛。 你或許也 […]
『又有多少人真的看見,被害者的痛楚與無助?』 跟先前植劇場的熱潮相比,好似茁劇場的整個熱度跟發酵程度不若以往,這件事情興許跟OTT平台的合作有一點關係,畢竟像我自己也算是比較以OTT為主的使用者。不過我自己看完全劇之後,我越到後期會覺得可惜的感覺越強烈,以這樣推理為主的故事當中,總覺得好像為了製造懸念而丟出了太多東西,導致最後要拉回到所謂真相的揭露時、觀眾並沒有太過投入在案件本身——用近期我自己挺 […]
『如果不是以身犯險地靠近,又怎麼能夠碰觸到真相?』 王小棣老師從2016年推出了《植劇場》系列,不光培養出如劉冠廷、孫可芳、葉星辰、陳妤、許光漢等現如今在影劇當中發光發熱的演員,其實光是那個時候的八部作品,就多元性上就帶給台劇觀眾很多驚喜,除此之外,其實我也很喜歡之前的系列核心概念,像是吳慷仁、藍正龍、張書豪等前輩演員來帶領小Q們一起出演,我覺得從中就看得出碰撞的火花跟精彩。而在經過了6年的等待, […]
『是種種悲劇造就了被害者,還是被害者們釀成了悲劇?』 在寫全劇觀後感的同時,深刻的感覺到——每一個被害者「故事」的重量。在戲劇裡,他們是一個又一個離奇死亡的個案,可其實在一個又一個的線索引導之下,要帶劇中的刑警、記者;劇外的觀眾去看的,是在整個社會制度以及體系之下的被害者,是那些充斥著痛苦的,無聲吶喊跟控訴。 所謂的「遺願」,或許是最後的寄託,最後的能量,也可能是一種只能靠死亡去換取的悲傷。 注意 […]
『在這個社會,其實誰都是被害者。』 《誰是被害者》是近期台劇裡面我覺得看起來完整度最高的作品,也不諱言,真的很久沒有一部作品讓我欲罷不能到,想要熬夜追完它的程度。《誰是被害者》的環環相扣,伴隨著貫穿全劇的主軸——方毅任尋找女兒江曉孟這條線,逐步緊湊,更讓人懸著一顆心。 從剛開始過氣女歌手蘇可芸的死亡開始,劇情一再翻轉,身分不明的死者以及慘無人道的毀屍方式,在找不到關聯性的謎團當中,不斷修正、不斷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