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若是一個人 | EP2-10觀後感


『不論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坦然地面對當下的自己,並且喜歡當下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若是一個人》是我私心還蠻喜歡的戲劇之一,直到看完都還是有這樣的感覺,甚至出乎我意料之外的,雖然故事算是比較小品,可是卻意外的讓我有一集接著一集,欲罷不能看下去的感覺。

不過有一點我自己比較介意的是,它主打著台語劇跳脫過往框架,能夠很都會、很「偶像劇」,但是看到劇中以全台語作為主要語種,特別是有些演員坦白說講台語並不是那麼流利的情況之下,會凸顯出一種刻意感,而這種感覺反而有時候會讓我思考是否有這樣的必要。

然而,這件事情並不影響我對這部作品的喜歡。伴隨著方佳瑩「一個人的練習」,日子也隨著所有的角色一起流動,每一個角色都有故事,讓整部作品非常精彩且有厚度。同時,我覺得也是在很多寫實的情節裡,讓觀眾感受到共鳴。


例如秀歡未婚懷孕這件事情——縱使這部份於我而言有一點蜻蜓點水,可是我蠻喜歡它所切入的面向。有點用計感地讓一瑞自己說出求婚之語,這件事情是對的嗎?甚至在各種半脅迫、不得拒絕的情況之下,迫使一瑞跟他的母親去順從秀歡家的種種安排,這樣長久下來的壓抑,其實我覺得終究會有問題。秀歡的那種「公主病」,其實會讓人在看得過程中,感受到一瑞的辛苦跟壓力,說真的,最後雖然是以小孩出生的happy ending,但我始終會對於這樣的幸福結局,存有疑問。

方才提到的,我喜歡的切角,特別是在從一瑞出發的這個部分,甚至包含了母親特地從台中北上來圍爐這一整個橋段。我印象深刻的有三個片段,第一個是秀歡的媽媽其實是出自於善意,想要買點伴手禮給一瑞的母親帶回,可是一句話卻讓敏感的一瑞聽來,好像有弦外之音;另外兩個是一瑞母子的相處,不管是在客運站,或者是半夜為找秀歡想吃的薯條而出去尋找,母子的對話,在一種責任之下,彼此的互相關懷,那些心照不宣的壓力,跟不得說出口、不能說破的情緒,我覺得整個表演渲染力是很強烈的。


另外一段親情,可以說是在《若是一個人》的後半段有相當吃重戲份的,就是由謝瓊煖跟宋柏緯飾演的丁志明母子。從方佳瑩開刀、意外知道了丁麗輝的病情,到後來慢慢帶著丁志明去接近母親,那些所謂的怨懟與恨,慶幸還是在佳瑩的勸說之下,讓志明得到最後與母親相處的時間。縱使短暫,可就像佳瑩說的,若沒有好好把握這段時間,志明會留下一輩子的遺憾。

或許,並不是強迫誰應該要去原諒,也不是天下絕對無不是的父母,只不過在丁志明的孤獨裡,看見了他沒有放過自己的逞強。因為是這樣孤獨地長大,所以難免有心中的怨,才一直自我保護地成為一個與誰都格格不入的人。自我保護著的同時,其實也是束縛著自己。

他的早熟,也不過是一種被迫的長大。而其實比起所謂的原諒、或者把握,更重要的是,丁志明需要與自己、與過去和解,才能夠更坦然的面對接下來的日子。


所以我不免在想,倘若不是佳瑩,讓他在帶有困惑跟遺憾地情況之下面對母親的離世,心裡會產生空蕩蕩的一塊。某種程度上來說,佳瑩跟志明,是陪伴著彼此走過最孤獨、最受傷的那一段煎熬的路。我其實還蠻喜歡這樣的互動關係,雖然不是天天膩在一起,可是卻彼此之間有著一種存有距離的默契,也會在適時的時機,以適當的溫度關懷對方,同時,也是彼此可以說話的對象。

那種「有個人可以說話」的感覺,讓志明跟佳瑩都感到無比安心。而於我而言,那樣的溫度,透過一個又一個的對話視窗,伴隨著兩人的聊天內容,也意外的讓我感覺到一定程度的溫暖。剛開始,我覺得這會是一部以療癒為走向的作品,從中,我感受得到療癒的力量,甚至心生嚮往。

很喜歡的一段,是在「一個人」的練習中,一個人住院的這一段。總是傳訊息的丁志明,卻在開刀前一夜選擇以打電話的方式關心,用聲音讓佳瑩放心、且感到溫暖與安全感,真的是讓人覺得很心動的一段!


我甚至覺得比起所謂的英雄救美——那些日常的陪伴,反而更讓我傾心。
丁志明跟方佳瑩不是一直都在曖昧狀態的,一直維持在一個好朋友的關係,而與此同時,兩人都有各自的感情現在走,例如慶芬喜歡上丁志明,可是卻又經歷再一次的失戀;又或者博仔對佳瑩的追求。不過,當志明藉由那個擁抱發現自己的心意時,他其實是害怕的,不知道這樣的自己是否能夠給予,不管是佳瑩所期待的幸福,又或者是害怕破壞兩人的關係與狀態,都是讓他感到不安的。

而在母親的遺言裡,或許也重新讓他試圖想去學習,愛與被愛這件事情。
「若是一個人」的真諦,對我來說——特別是在看完了這10集之後,並不是逞強的去做某些事情,高舉著一個人也很好的旗幟,而是可以接受一個人、或者兩個人的狀態,並且在自己所選擇的情形之下甘之如飴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好好與自己相處、好好過自己的生活。

然而,脆弱時,就放心的脆弱,勇敢地坦承。就像一個人的年夜飯,終究還是孤寂,原本以為可以坦然的面對,甚至費心安排著只有自己的年夜飯,卻還是在聽到母親的聲音之後,凸顯了自己的孤獨,以及,原來人,沒有辦法所有事情都一個人的。


在生活的跌跌撞撞裡,慢慢地找到與自己相處的方式,也在一次次的受傷中慢慢找回破碎的自己。方佳瑩在最後選擇離開——說起來有點率性,但我想就像當初想要一個人旅行一樣,是想要看看自己的更多可能性吧!讓愜意的氛圍與改變這件事情,帶來人生不一樣的機會,我覺得是勇敢的、會讓人嚮往的,同時我也覺得會讓人去思考更多、更深層的寓意。

喜歡孫可芳飾演的方佳瑩,覺得這個角色好像本身就存在著帶給人勇氣的力量,也同時帶給觀眾看見更多的自己。在釋懷跟灑脫裡,我覺得她慢慢昇華到更高的思考,去重新看待「人生」這件事情。《若是一個人》我想,是可以帶給觀眾很多想法的作品,同時,也是在不同的階段去看,可以得到不同感想的一部戲劇。
很推薦給大家,細細品味。

圖片來源:網路
✩ Follow Me on 粉絲專頁 │ Instagram

0
  1. 徐燁儀 2020-07-05 於 10:52

    「不過有一點我自己比較介意的是,它主打著台語劇跳脫過往框架,能夠很都會、很「偶像劇」,但是看到劇中以全台語作為主要語種,特別是有些演員坦白說講台語並不是那麼流利的情況之下,會凸顯出一種刻意感,而這種感覺反而有時候會讓我思考是否有這樣的必要。」
    我算是台語滿好的人,劇中很多年輕演員的破台語,確實也讓我有點出戲,但我仍然認為全台語劇有它努力的必要。
    這個劇本基本上還是用華語的思惟在寫,雖然也是真實地反映出,現在即使是會講台語的年輕人,大概也都是習慣華語語言習慣的思考,但台語其實有很多比國語更精準的表達用語,如果能以台語思惟去寫劇本、說台詞,相信會有更多不同的感受與戲劇張力。台語的復甦,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累積,必須有人不優先考量語言隔閡所可能帶來的商業風險,而願意投入台語劇的投資,這也就是台語台存在的目的與價值。
    除了這段之外,您真的寫得很好,把很多我也有感受到、但沒辦法這麼明確表達出來的觀劇心境都描繪地很貼切。

    1. Han 2020-07-07 於 00:39

      我想說明一下,我其實並不是否定這部作品用全台語的野心、以及對於台語文化的意義跟價值,只是就像你說的,全劇還是以華語的思維在寫(這其實無可厚非),再加上年輕演員的語言能力並沒有那麼流利的狀態之下,會因而讓我會覺得這樣的本意、或者說美意似乎會有點被模糊焦點,反而影響到觀眾觀影的情緒。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會是需要思考的,畢竟我覺得讓觀眾入戲這件事情還是最首要的任務,對我來說。

關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