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有生之年|EP1-6 觀後感


『有生之年,能長那麼大算不錯了——《有生之年》高嘉岳。』

在極其忙碌的最近,還是會在每一個短暫的休閒時光裡,有點片段式、卻又不禁著迷地投入《有生之年》當中。

我喜歡它的生活感、那種打中內心共鳴的觸動,喜歡那種儘管並非真的經歷過每一個角色的生命歷程,卻仍然可以從劇情推展、演員表演當中,默默地好像被觸碰到心中可能也曾經油然而生的感觸。甚至,我很喜歡那種不過度把家庭給美好化的面向——於是在這個故事裡,「家」是有爭吵、紛爭的,是有時候會覺得對彼此有一點厭惡感,但卻又這樣凝聚在一起、分不開的。

且因為彼此是最親近的人,於是就更加毫無遮掩地展現出自己的真實情緒,不耐煩、帶刺,甚至更因為彼此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才會彼此碰撞跟摩擦。我覺得那是再真實不過的「家」。

我其實從第一集就好喜歡——從高嘉岳的突然回家,大家心裡都默默有底,可是誰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問出口,我覺得那是一種屬於家人的體貼,源自於他們的心照不宣跟瞭解。

而不論是最開始的海底畫面,又或者是高丞佑這個角色所碰到的生死議題——我好喜歡這一個看似毫無關連的兩條支線,卻在第一集的中後段交會,於是我感受到作為一個高中生,面對「死亡」的無助跟渺小,甚至透過他的表演、他的音樂,我還感受到一種不知該對何人、何事的憤怒。似乎可以更加明白,為什麼他後來看到伯父疑似「遺書」的文字時,內心有多麼害怕跟不安。儘管他沒有對誰傾訴,可是其實他比誰都害怕再一次面對死亡。

那是多孩子氣的行為,因為高嘉岳在信件中寫著想好好談一次戀愛,就傻氣地把自己心儀的「紅茶女神」交付給對方。在這個角色身上,我看到一種「半熟」的稚氣未脫,卻又同時是一份屬於青少年的體貼心意。他們或許叛逆,也或許會從這個時期開始跟家裡漸行漸遠,但是某些羈絆,卻是一直存在著,儘管他們或許嘴巴上總是否認。

他們也只是,在這個年紀裡,不知道怎麼處理自己的悲傷罷了。

而於此同時,面對姪子所碰到的人生課題,又在此時此刻跟自己的生命際遇疊合起,高嘉岳在那一霎那收起了那些隱藏,在帶著姪子一起瘋狂、叛逆的那一刻裡,他也像是一種釋放。很有趣的是,當高嘉岳回家以後,好似反倒在姪子面前,才更像真實的自己。

當他在外事業跟感情都同時受挫的時候,儘管湧上了結生命的念頭,但到頭來,還是想要再見家人一面。或許他一聲瀟灑漂泊,終究還是會在這一刻想起了家——只是儘管是面對自己的終點,他卻還是有這樣瀟灑的期待。只是,他真的像自己想像的如此生無可戀嗎?我開始在劇情的推展當中感覺到,當他回到了這些平凡不過的日常,又或者說是他從前感到排斥跟反感的——可能是那些家裡的爭吵、可能是凸顯了自己的一事無成與不負責任,可能只是早起準備開店的生活、也或許是那些已經成為 SOP 的早餐店種種,那些氣味、聲音與口味,其實都在不知不覺中深刻烙印了,於是,他也在不知不覺中,會想念。


沒有人可以永遠成為轉動的那個改變關鍵,就像高嘉揚,即便再努力想要守護著家的一切,把孝順、照顧家人當成責任跟義務,但是他的力不從心,卻還是時時刻刻在細節中體現。父母的關係是其一,楊貴媚那種傳統觀念下的個性,在產生「要做回自己」的意識時,開始有了看似任性、實而可能只是想要有一種心情轉換的種種行為,參加社區旅遊也好、去學習手牒也好,甚至是「罷工」這件事情,都像在賭氣與逃避之外,又多了一點「自我追尋」。

我會更願意傾向解讀為她所說的,為自己而活。

這一條線難免會讓我有點想到《戀愛沙塵暴》(有趣的是,吳慷仁也是在這個故事當中的大哥角色),但不知道為什麼,從整體色調與陳設、從前幾題在討論的命題,甚至從劇名,總覺得後來可能會是一個有關於告別的故事。

因為有限度——所以在有生之年,我們有愛、也可能有怨,但那終究就是家,不論我們長多大,它其實一直都在那。


三兄弟也是我覺得挺有趣的互動戲碼,而個性分明的三個人,在吵吵鬧鬧之際,卻更體現了「兄弟」之間的關係,會有打鬧、鮮少說愛與在乎,可能會很多溝通都是伴隨著不是那麼好的語氣跟口氣,甚至有時候,會明知道讓對方受傷、卻還是理所當然似地刺著對方,然後默默認定對方「沒事的」、「我們總是這樣」。就像高嘉揚作為養子在家中的角色,其實不曾被當外人,可是他或許就會用更多的付出去回報這份恩情跟感謝,於是他成為家中那個最「顧家」的人。

可或許也正是如此,對於養子這個算是公開的秘密,他或許一直都還是隱隱的有些傷口,像是說出口了,就有隔閡、跟他們不一樣了。那是一種「歸屬感」的意涵。

另外我也特別想分享的,是高嘉岳對於生日的執著。其實哪,生日也就是平凡的一天,可是那種所有人是為了「自己」而聚在一起慶祝的感覺,可以感受到自己是被珍惜跟在乎的。這或許也是幼時的高嘉岳會面露不悅的原因,因為他的生日,總是被「順便」了。

誰不希望自己的出生,是被專屬的紀念?「這一天,你出生了,多值得為此慶祝。」

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還蠻有發展性的故事——誠如前文,它足夠寫實,也足夠貼近人生,於是我覺得可以在相對輕鬆的情緒之下,去感受那些在情感中的幽微、矛盾跟掙扎,然後又在每一個角色的茫然跟不快樂當中,感受到壓抑與兩難。而我們其實都已經活到這樣的年紀,理解這些情緒,才是更加真實的生活。

題外話,蠻喜歡幾個小小的客串設計,像是黃姵嘉的客串,很有意思的扣緊了跟吳慷仁在《出境事務所》合作的角色;而與姚以緹的合作,是不是也讓你回想起了《引爆點》?不知道後面劇情還會不會有客串演員,這點也意外形成我的期待呢!

圖片來源:網路
✩ Follow Me on 粉絲專頁 │ Instagram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