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 / 阿青,回家了

【台劇】阿青,回家了 | 全劇觀後感


『生命,與罪的重量。』

看完《阿青,回家了》的心情很複雜、很激動,同時不否認我自己也掉了很多次淚──可以說很平均的,沈建宏、是元介跟王琄都各有一個讓我直接看到泛淚的情節。在沒有事先看過預告或者是故事大綱的前提之下開始看這齣電視電影,一開始以為是以妥瑞症為主的作品,實際上,大概前一個小時也都在強調妥瑞症病患在學校或者社會上遭人歧視、工作上的待遇不公平,儘管會讓人很心疼,但不得不說會難免讓我覺得有點走入老路。

可是就在阿青衝動之下殺人之後,我覺得那是個很明確的分水嶺,一切都被轉變。可以說我是從那個瞬間,特別是看到斑斑跟哥哥、姊姊被困在飲料店裡面、而阿青衝出飲料店的那個瞬間,我開始整個人徹底地被吸進去(且一度讓我想到了湯英伸的案件)。


前半段的故事大抵在講述阿青跟哥哥楊駿兩人的生活,特別是可以注意到,楊駿對於弟弟的「教育」,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若是權益受到侵害,或者是受到欺壓時,就要自己去捍衛自己,而在阿駿的觀念裡,男人就勇敢地拿出拳頭來決勝負。坦白說,當他告訴弟弟就「打回去」時,我的心態還蠻複雜的,一方面會跟楊駿女友想得一樣,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好的觀念灌輸,但另外一方面卻又覺得,楊駿讓弟弟保護自己的心意沒有錯,甚至面對同儕、老闆的欺壓時,楊駿要楊青不要以「弱勢團體」自居,堂堂正正的活著,就沒有什麼好丟臉的!甚至包含他教弟弟去向老闆爭取自己權益時,那句讓楊青默念無數次、甚至最後讓他跟深蒂固刻在心底的那句話,也是沒有錯的。

前半段的故事充滿著弱勢的壓抑、無奈、無所適從,在生活的困頓之下,仿若都只有一點點的希望,誠如阿青第一次拿到薪水時的祝賀(儘管哥哥也明白那樣的薪水是弟弟被虧待了),另外,當然就是馮老師還有斑斑的出現。

有人害怕他、有人覺得他很詭異而不敢靠近、有人歧視他、有人嘲笑他,但是一路上阿青也有遇到一些讓自己感到溫暖的光芒,我想馮老師跟斑斑就是對於阿青來說這樣一個重要的存在,他第一次能夠不退卻面對客人、甚至第一次親手調製飲料,就是為了當好斑斑心中的「跳舞哥哥」。馮老師的教育讓人讚賞,而無疑的,會在看戲的當下讓人不禁產生「如果世界上的父母都能夠這樣教育孩子,我想孩子就會有更多同理心,也減少很多霸凌的悲劇了吧」這樣的想法,可是最諷刺的是,當斑斑誤闖飲料店而變成目擊證人,導致三個兒女都因此葬生火窟時,馮老師不免對自己的教育方針產生質疑。

我印象太深刻的是,當王琄面對媒體時淡然的表示弱勢團體就不會犯錯嗎?甚至開始後悔起當初自己的同理心,因此讓斑斑遭遇到危險的那種自責,多諷刺的是,一件美事就這樣被扭轉了。王琄到後期的多數鏡頭其實都很輕,沒有過度激昂的戲劇張力,但一字一句都鏗鏘有力、情緒飽滿,直擊人心。我甚至覺得這是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表演。


阿青當然明白自己做錯事情了,而他最大的歉疚其實來自於斑斑,一時衝動造成的憾事,卻連帶拉著三個無辜的人陪葬,他一瞬間的害怕就葬送了三個孩子永遠的未來。而如果像老闆一樣,他或多或少有不滿於心也就罷了,問題是斑斑還有馮老師是他打工生涯中的光亮,這是我覺得他最心痛、最自責,甚至是試圖自殺的主因。

我自己很喜歡的是,哥哥所教他的那句話──該我做的我做,該我拿的,你不可以隨便扣我的錢,第一次念這段對白是跟著哥哥的話而默念、默背,第二次是敲著鐵門,有點懇求般的希望老闆可以把他的勞務所得給他,第三次,則是被憤怒沖昏了頭,像是在念什麼咒語般的反覆念著。相似的對白,三次的處理,成功經營了楊青最後之所以會鑄下大錯的原因,層層堆疊的情緒讓整體更具層次,我覺得也成功讓觀眾產生共鳴。

沈建宏這次的表現是讓我驚豔的,而我覺得劇本的設定其實為他加了很多分。且正因為有前期的鋪陳,你甚至會開始去思考──那些悲劇的發生,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懲罰真的能夠阻止這一切嗎?


死刑的存廢,這是《阿青,回家了》到後來所探討比較深層的一個議題,儘管我覺得大抵還是看得出來創作者的立場,可是我很喜歡的是,不以帶批判的角度,從不同角色立場去做切入,帶領觀眾去思考。我常常覺得很多社會議題都會流於不同立場的互相批判與謾罵,反而忘了好好去傾聽對方的聲音、導致「辯論」變成爭執,最後什麼也沒有辦法真正改變──而《阿青,回家了》從加害者家屬到受害者家屬,都有很深刻的著墨。同時,我覺得兩個小時的電視電影看下來,反而會讓人去思索的一點是,就算今天把社會大眾所認為十惡不赦的殺人犯給處以死刑,真的就能夠預防犯罪嗎?從故事整體看下來,我覺得會造成一樁悲劇,是整個社會氛圍所集體釀成的。

從希望死刑,到後來或許是被阿駿打動,更可能是因為自己回歸初心,但是當馮老師改變心意時,卻為時已晚。從最後她帶有一點懊悔的態度,到得到死刑執行的訊息而矛盾著時,對比街坊鄰居放鞭炮慶祝,恭喜馮老師復仇了的情景,不免讓人心想,這些「大快人心」般的作為究竟是為了誰的表演?就算執行死刑了,馮老師就真的不痛了嗎?一命,真的不能夠償一命。


這個議題太複雜,也或許若非當事人,再怎麼樣也沒有辦法真正去感同身受,但或許換個角度思考,我們透過這樣的戲劇,可以去思索一些那些確實存在、但或許我們逃避且視而不見的議題,因為這些故事在社會的各個角落都正在發生。

阿青最後回到了山上,某種程度上,阿駿自責的或許是自己逼著阿青社會化,但卻沒想到這個社會並沒有那麼有容乃大的能夠接受這樣的弟弟,他帶有自責,甚至也因為女友的一席話,或許也讓他心態更加矛盾。

我很喜歡《阿青,回家了》,有點超乎我預期的好看之外,更驚豔於故事中主要角色的表演,在感覺應該「放」的時刻,卻意外的用「收」的方式處理的更為內化,讓情緒更為寫實,同時也不失渲染性。推薦給大家!

圖片來源:網路
click ☞ Dear Han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