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電影】234說愛你


『妳愛上的究竟是他,還是那場與他一起的愛情遊戲?』

234說愛你 | Another Woman

導演: 張瑋真
編劇: 吳美枝
演員: 林依晨、秦昊、蔡淑臻、周姮吟

得空忙裡偷閒,於是來到戲院看了這部其實已經想看很久的《234說愛你》,讓我意外的是至第三週仍有不錯的排片量,甚至是我去看的這一場雖然是小廳,但應該也算是賣了六成票(PS:我是看下午兩點多的場次)。由此可見應該算是口碑還不錯,而票房成績雖然沒有突破性的爆點,卻也是讓人驚艷的成績。

而有趣的是,入場觀影的多是女性,整體看其實蠻明顯感覺得出來,這部片應該從一開始的目標,應該就是打算搶攻女性票房吧。


本來因為片名、還有三款林依晨、周姮吟跟蔡淑臻的單獨海報以為是分段式電影,不過進戲院之後發現其實主要重心還是林依晨所位於的「20年齡層」這一部分,而對那個「你」,主要指的就是男主角李曜,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是這三個女人去愛李曜的方式──但也可以說,是這個年紀的女人,普遍會有的「愛法」。可能因為我是女性,也可能因為難免我還是有一點主角中心主義、難免會想要幫主角合理化她的行為,所以我接下來的文字可能會顯得有點不那麼中立。

首先,是針對簡宏霖飾演的阿澤,在故事中被兵變的可憐角色(但私心他的演技可能需要再磨練一些),特別是在從高雄回來的那一段,做出來的對比有太多程度會讓人覺得簡沛薰其實是被財迷心竅,有一點「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難免為簡沛薰帶來了許多罵聲──但是換個角度想,在簡沛薰因為揣摩不了約瑟芬而困擾時,當全世界都認為她是乖乖牌、沒有辦法跳脫自我的框架時,阿澤卻用「你可以把賢妻良母詮釋的很好」這樣的句子近乎摧毀了她所有夢想的可能。20歲的我們,是有著想要實現的夢想的,當我們對自己質疑時,希望得到的通常是一種支持我們去挑戰的力量。

而我不理解的是,被劈腿的狀態之下不和平分手,能在「六個月後」就像沒事一樣的相處談天嗎?


總說假戲易成真,「扮演」愛著李曜的SUMMER,很快就分不清楚愛上李曜的到底是SUMMER還是簡沛薰?秦昊所飾演的李曜其實真的有一種非常迷人的魅力,帶有一點危險,霸道的溫柔,讓懵懂而面對現實徬徨、此刻卻沒有男友在旁安慰的簡沛薰瞬間意亂情迷。甚至,本片中的兩場性愛戲碼的對比最為明顯,剛開始我覺得與李曜的那一場拍的好唯美、好浪漫,更因此凸顯了後面那一場與阿澤的對比。

李曜是一個看似得到了一切,卻好似從來沒有實質得到什麼的人,於是他在一個又一個女人之間尋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跟價值,他用每一段愛情來滋潤自己空虛而又寂寞的心靈。要說SUMMER真的是他的真愛嗎?我是覺得也不盡然,雖然在故事中好像對於SUMMER有一種「相見恨晚」、好不容易找到知音的感覺,但我卻依舊覺得他不過是在當下的那一刻,找到一個與自己雷同的靈魂。

簡沛薰在表演中遇上瓶頸,她想突破、卻礙於所謂的「人生經歷」不足而無法超越;而李曜或許一直以來都有一種有志難伸、或者是在俞倩離開之後的一種江郎才盡,在他的事業上,同樣遇到了阻礙。SUMMER的出現對他可能是一種信心的增添,更可以說是一種對於創意的刺激,於是他做出了那個不被「仲夏夜之夢」所接受的墜飾。


李曜的兩個女人──正宮丹莉,「連他的缺點都愛」,所以她願意用錢去鞏固這段已經名不符實的婚姻,她寧可忍住自己的寂寞,也想要維持著恩愛夫妻的假像,只求能夠把李曜綁在身邊,那一種愛坦白說是我現在沒有辦法理解的豁然,但當她說李曜離不開自己,之於我而言卻像是因為「仲夏夜之夢」之於此階段的李曜是太重要的舞台,當認知到這一點,她的笑容與自信便顯得心酸。

而俞倩呢,或許是用一個更快的速度理解到自己對於李曜來說不過是填補他空虛內心的玩物,一輩子的「情婦」身份讓她覺得窒息,但是她的確是付出過自己的愛情,於是,她要這段愛情有「回饋」──當愛情跟麵包她無法都得到時,她選擇果斷的放棄愛情,因為她懂李曜會把她最想要的給她。所以她可以說是親手把自己的愛情推開,看似被始亂終棄,卻在新店即將開幕的那一刻,才赫然讓觀眾有一種「回馬槍」的感覺。她是說的果斷,但我總覺得她並沒有如她所說的如此灑脫,不過最震撼的應該還是簡沛薰,一直以為自己是這場遊戲中掌控全局的人,卻不知最後把自己都賠了進去,卻還被擺了一道。

所以,丹莉才說,她才那麼年輕,把她攪和進這灘渾水中,很抱歉吧。


剛開始總覺得,在電視劇的定位上,好像林依晨跟蔡淑甄角色定位跟設定都很類似,這次在《234說愛你》中一次演差異20歲左右的兩個角色,會不會有一點不太像?坦白說在車上那一場,我的確是出戲的思考了這件事情;但是當「小四」搬進李曜家中卻撞見「正宮」時,特別是把事後避孕藥給簡沛薰那一段,我卻覺得有做出兩個年齡層的差別。整部電影林依晨功不可沒,她時而有一種對於愛情的迷惘,對於背叛的罪惡感,對於表演的無力,對於那樣撕裂般愛情的心碎,約瑟芬、簡沛薰、SUMMER,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人分飾三角,卻又同時有一種渾沌的感覺,因為當這三者不再壁壘分明,也就是簡沛薰開始分不清楚之時。

舞台劇可以說是全劇的核心,也可以說是本片藝術層次最高的部分,讓形似電視劇的劇情有跳脫性的呈現方式;卻也同時,是它的一種困境,太多的FADE OUT轉場處理,其實反而凸顯了情節的片段性。某種程度上我覺得這是一部,或許會因為在不同年紀看而有不一樣想法的片子,在結局的部分,雖然我有一度期待會不會出現非常八股的收尾,讓李曜出現在「沛薰的巴黎」呢?但其實,早在看到那張丹莉的紙條時,就應知道不可能了。

不是遺憾收場,也不是痛心的結束,而我覺得就是經歷了一段「人生」。我們徬徨過、我們迷路過,而那些在當下都痛心棘手的感受,或許在別人眼中就是如此的荒謬及自作自受,但,痛過也好、荒謬過也好,那又如何?在故事的最後,我看見簡沛薰是笑著面對自己的曾經,不後悔,因為每做的一個選擇都是「當下的自己」所做出的決定,而人生就是這樣在一個又一個的選擇中度過的,無法回頭、而她,也只想著繼續往前走。

圖片來源:開眼電影網
click ☞ Dear Han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