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槍口朝向誰都無妨、不論造成誰的傷害都無所謂,只要槍口不是對準自己就好。』
女高校生死了以後 │ After My Death
導演 │ 金宜奭
儘管這不是我今年金馬影展中最喜歡的一部,但無非是印象相當深刻的一部──在觀影時的那種窒息感讓人不寒而慄,像是一顆沉甸甸的石頭壓著自己的胸,使自己喘不過氣,甚至某些片段是讓我產生「不舒服感」的。上一次讓我有這樣感受的觀影經驗是《哭聲》,而讓我覺得格外巧合的是,導演也在映後座談上提到,自己參與過《哭聲》,而《女高校生死了之後》的確有某些是從《哭聲》中得到的靈感與養分。
作為年輕導演的首部作品,《女高校生死了以後》描繪一個太過沉重的世界,卻也蘊含了他對這個世界所提出的質疑與批判,透過那個敏銳卻又容易受傷的年紀,以及這個形同小型社會的學校環境中,去探討了輿論霸凌、教育制度甚至是同性情誼,我覺得是看得出野心的;儘管無非太過議題聚集的結果,會顯得好像談得太多,導致某些議題過於蜻蜓點水。
不過我其中比較有印象的幾場戲,其實都是跟女主角迎熙比較有關係。當她正身陷於某種罪惡感,以及生命逝去的悲傷時,旁人卻又或許是不顧一切的指責、將她推入深淵,其實關於慶敏的死,誰也無法真的得知真相,即便是接受訊問的迎熙,或許也很想知道那天的後來到底發生什麼事情,甚至不斷回想,是我做了什麼嗎?儘管最後她得出的結論是,因為自己也太感同身受,所以身為唯一一個能夠救她的人,卻沒有辦法義無反顧的伸出那隻援救的手──因為那些沒有意義、沒有溫度的「加油」、「撐下去」之語,都顯得太過冠冕堂皇,彷若都是一場諷刺的玩笑,像是迎熙自殺未遂而入院之後,那支加油影片、那些在病房內的裝飾,華麗繽紛卻顯得空泛虛假,因為其中誰都不是真心誠意、誰也都只是明哲保身。
而或許是某種愧疚感使然,導致所有學生透過霸凌迎熙,得到一種自我滿足跟救贖──不管槍口對著誰都沒關係,只要不是對著我就好了,只要我躲進所謂「大家」的集體中,我就不會被發現自己內心的徬徨跟不安。她們為了逃避自己的歉疚感而打著道德、正義之旗,做著欺侮的行為,一雙一雙無形的手,把本來就在懸崖邊的迎熙,推了下去。
我很喜歡一個情節(甚至喜歡到我覺得第二次出現時,就算到此戛然而止也是很棒且很讓人戰慄的設定!),就是開場,以迎熙站在台上比著手語、而台下同學明明不懂意思卻還是鼓掌的那一幕,前後呼應的鋪陳安排,在第二次、按照時間序而走到這一段時,導演才用字幕去說明了迎熙手語真正想要表達的內容──
謝謝你們溫暖的歡迎,我可愛的同學們。
我的歸來是為了完成那未完的、你們都已等候多時的──我盛大的死亡。
那一瞬間,我真的覺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我突然發現英文片名的「MY」,或許指的是迎熙,突然能夠理解在葬禮外頭她那句悲憤又充滿絕望的「是我先說要死的」象徵著什麼,死掉的人成為絕對的受害者,而還活著的人不論如何必須要「推」出一個代罪羔羊,讓大家指指點點、讓大家頤指氣使,甚至從慶敏的母親態度可以看得出來,好似必須一定要有人為另外一個人的死亡而負責似的。而那段手語內容或許瀕臨扭曲、偏執,可卻也覺得倘若在那樣的高壓之下,迎熙的處境,其實並無異於死亡。後來那些恍若復仇女神的橋段設定,變得更強大的迎熙,卻更像是行屍走肉一般,沒有了最初的靈魂。
或許在慶敏死亡的同時,某部分的迎熙其實也已經死了,而還活著的肉身,隨著後續種種的事件而被迫凋零。
而其實我自己最憤怒的,或許是老師、以及警察這些所謂的「大人」,如果說學生們紛紛為了成為不被針對的那一個而躲進「安全的集體中」,其實這些大人們又何不是如此?為了方便行事、為了名聲、為了升遷與制度的穩固,所以犧牲了顯而易見的浮動──學生的心理狀態,我其實覺得老師們是選擇忽視、甚至是到後來就默默習慣性地視若無睹,這是我覺得很冷漠又很可怕的地方,當教育本身不但沒有成為救贖,反而成為那隻將學生推向深淵的手時,這不是太諷刺了嗎?
那種窒息感是四面八方地襲來,團團包圍著坐在影廳座位上的我──不只是一些對我來說出乎意料的畫面(有幾個是真的我覺得會讓觀者不太舒服的場面),更重要的是整個過於冷漠而近乎絕望的感受,「死亡」這件事情,成為一種瘟疫般,又逼著另外一個人選擇同樣道路的過程──那種生無可戀的徹底崩潰,儘管後來似乎一切操之在她,還出現一些感覺像是復仇的行為,卻一點也不讓人大快人心。這世界就這樣了嗎?好像無力改變,甚至,無所適從的是,你不知道如果自己換作是迎熙、或者是其他同學,你是否會作出同樣的選擇?你又該如何是好?
圖片來源:網路
click ☞ Dear Han on Facebook、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