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 / 誰是被害者 2

【台劇】誰是被害者 2 | 全劇觀後感

『沒有人知道總是被當作怪胎的他,有多麼因此而受傷,又曾經過多少時間的努力,想更貼近所謂的正常。』

2020 年我非常喜歡的作品《誰是被害者》,在睽違四年之後迎來了第二季,而且從最後的伏筆看來,第三季、甚至第四季的系列影集操作幾乎已經算是必然發展了。雖然以我來說,我稍微會覺得在第二季的最後刻意去留下像是平壤市七大懸案、李烈飾演的會長出獄等等這樣的線索,並不是特別加分的設計——因為對我而言,有一種在第二季結局時讓所有情緒渲染力堆疊到最高的狀態之下,硬生生被打斷的感覺。

可能是因為,我本來其實覺得,讓結局停留在方毅任跟江曉孟兩人一起到那個具有特別意義的海邊,可以平心靜氣地一起吃著便當——甚至,觀眾發現方毅任開始試圖打開一點點自己,說起以前跟前妻相遇的過程時,突然又應證了徐海茵跟江曉孟所說的,方毅任好像開始有一點不太一樣了。

我也很喜歡,透過交換日記這樣的方式,逐漸讓這對父女朝向彼此更靠近,書寫的本身,對話的本質,都是他們願意接納、也試著想要讓彼此的關係有所改變。那是我覺得第二季《誰是被害者》很重要的命題,在於理解,也在於用更合宜的方式去擁抱、以及貼近彼此。

第二季的《誰是被害者》,前幾集仍然有讓我覺得格外精彩且那種讓人想要一口氣追完的迫不及待感,也確實會因為每一集最後所拋出的線索,讓人欲罷不能,但我自己覺得,從第一季的《誰是被害者》,讓這系列作品格外迷人的原因,都是因為那些案件背後的故事,而那樣伴隨著抽絲剝繭,找到所有人試圖隱瞞的真正秘密時,那種帶有一點惆悵、無奈以及心疼與悔恨的糾結感,讓每一個角色都在其中產生了一點意想不到的漣漪。可能是頓時失去方向,也可能是終於找到了怎麼跟自己和解,也面對自己一直不知道如何處理的關係。

李沐曾以怪物新人之姿,以《誰是被害者》奪下該屆金鐘新人——而我覺得,在四年後再次處理這個角色,有她更細膩,且感受到與角色疊合的感覺。我在她的詮釋當中,看見江曉孟這個角色在面對「遺願殺手」事件帶給她的影響——不光是因為那些閒言閒語,而是她在那麼貼近死亡與痛苦之後,突然不知道怎麼面對接下來的人生,甚至難免會有一種擔心自己作為「倖存者」般的背叛感。她想好好重新開始,可是卻深陷茫然當中,這件事情連帶著影響她跟方毅任的關係。他們都是深愛對方、也在意對方的,可是已經陌生好一段時間的彼此,其實「重新相處」,談何容易。

我也喜歡這個角色,從第一季觀眾對其留下的印象,到第二季開場的無所適從、找不到人生目標,直至最後好似也在追查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活下去的意義跟希望——我蠻喜歡第二季的八集當中,看見江曉孟很有層次的轉變。


第二季相較於第一季,我覺得「議題性」相較之下薄弱了一些,但可以發現把重心更扣緊了同一個主軸——從這些離家的孩子,帶出親子相處之間的關係,而這件事情是同樣呼應在主要角色的身上。因此說實在,我並沒有覺得第二季的推理性或者是事件精采度上,有遜色於第一季——但於我而言,也沒有到超越的等級。蠻大一個原因是,我自己會稍微覺得,以八集的篇幅來說,前面有太多營造在蕭家穎等高中生的關係之間,甚至有一度我有點誤會,是操作高中生的情感問題(尤其像是公車、高中生逃家等設計,我可能太一瞬間聯想到是枝裕和的《怪物》了)。

可以理解或許是故弄玄虛的操作,試圖誤導觀眾,但我覺得太過試圖把疑點擺在那群高中生之間的相處,甚至直到最後才真正放大蕭家穎這個角色,不論是她的為何離家,又或者是當年公車上所發生的事件等等,我覺得有一點點讓我在看的過程當中,察覺到一種過於明顯的「轉換痕跡」。不過,我挺喜歡林明誠這個角色的設計,藏有秘密的他,實際上也是以贖罪之姿,開始了基金會的事務,而同時他的安然無恙本身,就是父親對他的庇護。其實這一點,莫名有一種諷刺感。


你願意為了自己的孩子做到什麼程度?在這個命題之下,林景瑞、蕭敏君都做出了他的選擇,也呼應到了第一季,面對江曉孟的可能涉案,其實方毅任也曾經懷有私心。

而其實,我更喜歡第二季當中張孝全的表演(而相較之下我覺得許瑋甯在第二季反而戲份有點變得配角感,相對之下沒有太大功能性)——尤其是第八集時,與真兇對峙的那一段。其實從這幾集走來,都看得出來他對於當年的事件雖然確實有其疑慮(從對話中也得知,他其實是有想起自己未經證據的核實就簽名的疏失),但他始終想要抱持著相信恩師的念頭。

因為是林景瑞改變了他的人生,讓他知道這樣被視為「怪胎」的自己,有能力成為幫助別人的人;也誠如他所吶喊的,這是第一個願意去理解他的人。所以,在沒有真正查清楚前,他始終想要站在林景瑞的角度,多信任、也多去理解他一點。


我覺得到頭來,對於林景瑞的一切稱不上是「失望」——並不是那麼高的道德標準,要求林景瑞一定在那個當下需要大義滅親,甚至我覺得方毅任作為一個父親,可以理解林景瑞的行為動機。可是實際上卻也是這樣想要包庇兒子的念頭,造就了後來一連串的悲劇——更多的家破人亡,也更多的傷痛與仇恨。到頭來,誰也沒有真正從過去解脫,所有人都被困在秘密中。

真兇坦白說並不難猜——甚至這個詭計坦白說也並不罕見(也可以說當我看見尹馨出演蕭敏君時,一瞬間想起了《茉莉的最後一天》這部作品,太過印象深刻的演出,讓我頓時聯想到偏執狂母親的形象),倒是蘇慧倫的轉折爆發,有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而說實在,誠如把每一個死者的器官都捐給他的家人這個行為,我覺得故事在蠻早期就有這樣的暗示,且伴隨著照片上一個接著一個的死去,我覺得比起所謂的真相、真兇,會讓觀眾更著重在背後的動機以及目的,甚至是會想要探究一切肇因的起源。

看到最後,我還是覺得情感上的衝擊與渲染蠻強烈的!

圖片來源:網路
✩ Follow Me on 粉絲專頁 │ Instagram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