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 / 淚之女王

【韓劇】淚之女王|EP11-16 觀後感


『感謝過盡千凡,身邊的人還是你。』

《淚之女王》播映時我人剛好在德國,直到回國後才把剩下的集數追完——於是當我看見最後結局,有無憂宮的四季,以及諸多德國美景時,那種曾經親身走過的感動,坦白說讓我在看完最後一集後內心有很澎湃的情感。而必須說,《淚之女王》固然有其老梗、也可能從現在的視角看來已經稍嫌簡單的商業詭計的設計,很多事情的相對輕描淡寫,也確實對於這個世代的聰明觀眾來說,已經無法滿足。

可是光是金智媛跟金秀賢的演技,甚至是我覺得洪海仁跟白賢祐之間的愛情故事,甚至是洪海仁的家庭關係轉變,都讓我覺得在情感上的描寫,有其動容之處。而坦白說,在結局的處理上,不光是因為看到很多自己剛去過的美景,而內心存有澎湃與激動,我也很喜歡那一種情感在於——過盡千凡,終究是彼此陪著對方走過這一生的滄海桑田,而如此感激是對方在自己身邊。死亡在那一刻不是傷感,縱使最後是獨自想念,可因為我們看過了他們感情曾走過的波瀾,於是明白,就跟當時所說的一樣——等到那一天到來,洪海仁會是最漂亮的天使,來接白賢祐。

固然會有人覺得,因為得知海仁生病,而讓整個女王家族和解的這段略顯突兀,確實有一種把多年心結輕描淡寫地處理一般,但我卻還是因為所有人集體到醫院看海仁這一段,忍不住鼻酸泛淚。或許是因為,縱然這是在戲劇當中,可實際上有太多家庭關係,是因為沒有好好溝通而導致日漸疏離,導致更多誤會跟隔閡。然而實際上,他們卻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對家人的愛還是在——尤其是牟璱凞跟尹殷盛的出現,讓他們終於團結,讓砲口「一致對外」。

我其實特別喜歡洪海仁跟母親的和解戲,尤其在洪家人來到龍頭里之後,跟白家人有更多密切互動之後,我覺得海仁也才從中慢慢學習到與家人相處的方式。我挺喜歡在這埸的相處過程中,海仁母親偶爾的「吃味」,也於是在後來知道女兒生病,以及知情的凡資那些一度讓她不解的行動時,她也才突然意會到一直以來,所說過的那些話有多傷人。

當海仁的健康,是所有人關注的焦點時,相較之下女王集團的商業競爭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這是我覺得到故事後期,相對疲態的一段。


比起來,我可能會更著重關注在尹殷盛對洪海仁的執著上。故事花了一點時間篇幅說明這兩人的初相遇,以及尹殷盛的成長——所以他從那樣的萍水相逢,感受到了來自海仁的善意,同時也感受到了所謂階級跟距離。於是洪海仁某種程度來說,是他的目標、也是他想要守護的溫柔,同時也是當他無法理解自己為何無法擁有母親的關照與疼愛時,小小年紀的他,是看著海仁而找到了答案,縱使這樣對愛強烈匱乏的解答,終究帶來了扭曲。

他的扭曲,成為了後來的執著,也是他想方設法想要破壞洪海仁跟白賢祐的關係。本質上我覺得,他終究認定自己最後可以靠自己的方式得到海仁,卻清楚認知到白賢祐始終距離洪海仁更近,所以,他寧可假裝,也要帶走海仁;甚至當他發現即便是失憶之後的海仁,在他的謊言之下,卻還是更心繫著賢祐時,清楚意識到自己「輸了」且失去對方的當下,與當年察覺母親離開時那般悲傷瞬間疊合,於是化為憤怒,於是導致後來的悲劇。


洪海仁跟白賢祐之間,或許也是一個學習怎麼愛的過程。其實可以理解,在這樣的家庭長大,海仁確實無從理解如何愛人,於是她更多時候選擇隱瞞自己的真實心情。少了溝通的夫妻,自然就讓彼此的心越來越遠,就像造成兩人分房睡的流產事件——海仁也難過,可是她卻沒有好好表達自己的情緒,兩人其實在共同的創傷當中,可卻沒能夠一起走過那樣的悲痛,反而各自黯然神傷。

或許某種程度上可說幸運的是,海仁的這場病,應證了那句「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以為會永遠像是朵綻放美麗的驕傲玫瑰,可卻看見她實際上是多努力才撐起如今的自己——所以從一度堅持離婚,到後來被戲稱為「失常」的白賢祐,終究理解本質上是愛著,只是他們都還要學習怎麼經營,怎麼維繫。

他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以及知道自己提出離婚的後悔,可是同樣地,海仁卻也是因為理解處境,也因為自己的疾病,所以簽字、放走白賢祐。

我覺得反而是因為在這些糾結上,情感的描寫確實有其動人且細膩之處,也才導致後來各種車禍、被陷害入獄等等戲碼,相較之下的確容易導致一些煩躁感。既沒有真正讓觀眾覺得有幫助劇情更合理地推進,反倒給人一種像是刻意營造的困難,我覺得並沒有對劇情是加分的。到後期的討論,其實每一次這對小夫妻的相處,包含了到白賢祐首爾住家時的互動,或者像是在德國時,白賢祐很懂得用對方式去激將洪海仁等等,其實這種小細節,不光是讓觀眾有會心一笑的效果,也凸顯了白賢祐對於洪海仁的了解。

就跟最開始,他試圖讓海仁活下去的方式,就是運用離婚協議書的曝光、海仁對他的恨與怨懟,讓海仁以幾乎把他當成假想敵、不想讓他好過的好勝心態,繼續活下去;而面對可能失憶的後遺症,白賢祐則是發揮了自己的高顏值與魅力,同樣讓海仁因為看不下去、也因為想要跟對方相處更長的時間,勇敢接受手術。

縱使我稍微覺得這一段可能在整個劇情當中有一些拖——是關於「記憶」的討論——倘若順利痊癒的代價,是可能失去所有愛過的記憶,那麼他還是原本的自己嗎?如果有這樣的風險,你會願意做手術嗎?


或許會不捨,但我很喜歡在故事中,金智媛詮釋的海仁,是因為真正因為生命到盡頭的恐懼與不安,而開始感受到生命中每一個美好的片刻,甚至會因為那些美好而覺得有點委屈,甚至不甘。我想絕大多數的人,應該還是會選擇動這樣的手術,同樣也會像海仁一樣,很努力地把自己想牢牢記得的事情,用一種方式記錄下來,告訴「手術過後」的自己吧!

喜歡金秀賢跟金智媛在戲裡的角色互動,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那種無形之中的羈絆與無堅不摧,那種營造出觀眾對於愛情理想的嚮往,是一種除去彼此,好似再也找不到更適合對方的人那樣的命中注定,宛若金智媛終究會遇到洪海仁這個可說是屬於她的人生角色,而金智賢終究可以藉由白賢祐這個角色,再次讓觀眾對他的演技為之讚嘆。

就像那場海仁一度誤認尹殷盛的戲碼——從海仁的視角看見的是賢祐,而金秀賢也確實透過表演讓觀眾察覺到了兩個人物的不同,一個小片段,透過細微表情,卻也看見他表演上的細節處理。


最後要來分享的是洪秀哲跟千多慧,這對的組成有一點歡喜冤家,而郭東延也確實把這個蠢得有些可愛的富家公子角色,演得淋漓盡致(光是讓我想起洪凡俊要回到洪家,把秀哲留在龍頭里時說的那句「感覺像出來遊玩沒有把垃圾帶走」的發言,就忍不住會心一笑)。縱使在事業上的表現可能頻頻不如人意,可是卻可以在與千多慧的相處中,發現他幾乎憨直的選擇去愛著一個人,甚至知道兒子不是自己親生時,卻還是因為擔心他而在短暫的時間裡,交待所有的照顧細節——那一瞬間,在這個長不大的大男孩身上,看見了父親的樣子。

而我其實覺得,從來都只是因為在女王集團,被注意的是事業能力,他或許在工作上不如其他人優秀,可卻在家庭以及關係上,其實是個有擔當的男人。其實並不意外,千多慧最後會被這樣的男人打動。

蠻晚寫完這篇觀後感,其實也在過程中發現因為與德國旅行記憶的疊合,導致我對這部作品其實有更多特殊的情感,而縱使劇情我覺得確實從現在的角度看來不甚完美、甚至略嫌老派,可是對於角色情感的描繪,加上演員的精湛演出,確實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會造成討論熱潮!

圖片來源:tvn 官網
✩ Follow Me on 粉絲專頁 │ Instagram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