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 / 四重奏

【日劇】四重奏 | 8-10集觀後感


『儘管要燃燒殆盡,還是要拖著這餘燼的身軀繼續前進。』

先前看過有人分享《四重奏》的心得是──這部作品是「療癒系」,我那時其實一直有點困惑,一部分自然是對「療癒系」這個名詞定義的疑問,怎樣的作品我會稱其為療癒系呢?另外一方面我又同時覺得,《四重奏》明明寫實到近乎有點殘酷,它不像很多日劇會給人愛與希望,沒有真愛萬歲、沒有夢想必然會實現的定律,每個人都在縫隙中找尋一點點可以生存的空間,而在找尋的過程,他們都拼命掙扎著。

有的時候甚至覺得──他們就快窒息了,而我們就這麼冷冷的看著他們試圖找到縫隙呼吸的過程,有點冷眼旁觀的過程,多麼殘忍。

但是看到後來我開始可以理解為什麼會有「療癒系」這樣的形容,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我也有些贊同,我覺得它是一種「安撫人心」的作用。


就像別府說的──為什麼一定要有上進心?為什麼一定要競爭?每個人一定都有真正適合自己的地方,或者說,不一定每個人都要按照世俗的期待活著。喜歡音樂、喜歡表演,難道成為職業的演奏者是唯一的一條路徑嗎?能不能就只是很單純的喜歡表演?我覺得有點像是對於既定的某套「標準」做出了質疑跟推翻,在觀看的過程,或許當我們產生一點點「這樣真的好嗎?」的質疑時,就已經是被框架制約的狀態了。就像第九題討論到的──「正經的社會人」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呢?我們用二分法劃分了正常與不正常,但是那套判定的依據是什麼?我們真的能夠因為那套不知道從何制定的標準去評價一個人嗎?

只是很諷刺的我卻也覺得,如果我是別府的家人,我大概也沒有辦法對家森、小雀等人有什麼太好的觀感吧?在那個產生疑慮跟矛盾的瞬間,我默默在自己內心產生了衝擊。

就像那個「眼裡總沒有笑意」、感覺不是很真誠的有朱,最後一集以一個宛如勝利者的姿態,燦笑著說出「人生,小菜一碟」這句我自己覺得聽起來很恐怖的話──人生真的那麼簡單嗎?我覺得,那終究只是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而已。有朱的再出現對我來說是很厲害的回馬槍。


甚至在最後一集,還討論到了「放棄」。
那封給四重奏的信件裡,儘管對演出的評價不是很高,卻莫名的在他們努力的過程中開始產生質疑──既然是幾乎不著痕跡的煙霧,為什麼不放棄?而換個角度想,如果不能做到The Top,就沒有存在的意義跟價值了嗎?餐廳演奏也好,「吃肉日」跟之前那個「戰鬥型四重奏」的工作也好,雖然看起來很可笑、而且某種程度上也很不尊重專業,但是這不也是一種市場的需求?音樂應該更貼近人群的,就像小雀、別府跟家森在學校外面演奏輕快的曲目,不只成功把真紀吸引出來,更重要的是──我看到圍在他們周遭的孩子開心隨著起伏而舞動的樣子。

對我來說那也是藝術,更親切、更沒有距離感的。就算他們不是能夠登上職業舞台的演奏水準也無妨。


所以說真的──看最後一集時,雖然我沒有真的大哭,但是我情緒真的被觸動、被感染。我很難去形容我對這齣劇的喜歡,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在想正因為現在的我處在一個還在學、對未來迷惘,卻又或多或少帶有一點期待與憧憬的狀態,所以對於故事角色對於「夢想」的一些努力,以及其因為現實而掙扎著的片段,我都是格外感同。而我也不免在想,倘若我是在不同階段呢?我會不會因此而對《四重奏》產生不一樣的感動?

看似很多支線、很飽滿的情緒,真的,你不會覺得哪一段多餘,甚至你會因為自己身處的不同狀態而有不同的感受。

就像第八集所描繪的「單戀狀態」──其實完全可以想像多數的戲劇走到後來,絕對會是官配設定好的兩對CP,甚至從一開始大家會很自動的猜測別府與真紀,以及雀跟家森,卻沒想到最後卻走向了「全員單戀中」的結果。而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守護著。


不刻意隱藏,卻也不主動說明,不願意破壞某種平衡與默契似的。單相思的酸澀與眼淚,儘管不是戲劇化的誇張渲染,卻還是惹得觀眾覺得有些鼻酸。而不得不說最讓我印象深刻、或者說讓我整個心有被衝擊到的,其實是攤販很自然說的那句「剛剛也有個人這麼說呢」這句話,瞬間讓觀眾聯想到剛才提著章魚小丸子回去家裡的家森。

他知道小雀其實說要跟朋有去吃鐵板燒是假的,他知道小雀的心意跟想法,誠如他也沒有說破、只希望能夠在小雀難過、孤獨時給她一點安慰。就算只是提著東西回去給他吃都好。

我真的瞬間有被高橋一生電到的感覺啊!「喜歡的女孩肚子餓了要買回去給她吃」這句話真的是太加分了。


再來,最後幾集同樣也是把重心擺在真紀身上,這個回馬槍蠻讓人意外的──畢竟大家都以為當幹生出現之後,對真紀的「疑慮」應該就已經解除,那份帶有危險感的冷,其實就應該消失無蹤,卻沒想到在最後幾集又再度把她這種帶有點邪佞之氣、一點神秘與危險的氣質與魅力再度放大,而且從「假冒身分」開始──「她到底是誰?」瞬間成為最大的懸念與謎團,更別提還有離奇繼父的死亡。

因此而被迫離開四重奏,除了在她的琴聲中感受到離去的悲傷,卻也讓人感受到她真的與最初的真紀不太一樣。他們每一個人都在現實與夢想之間載浮載沉,而終於──多麼幸運的能夠找到與自己氣味相投的夥伴,從音樂中真的找到自己所愛的、快樂的,但卻又因為過去的自己而被迫離開。


好似一輩子也擺脫不了的宿命似的,像雀也是受到過去「魔法少女」的困擾而有點像是需要隱姓埋名的過日子,他們都是有過去、有故事的人,可是卻被迫把自己的過往變成祕密,不得公開。當真紀離開的瞬間,四重奏瞬間變成三重奏的時刻,才真正意識到他們彼此的缺一不可。

正因為有了中間的「圈」,所以才是甜甜圈。每個人都有部分的「缺」,才成就了如今的自我。我覺得某部份來說他們都懂彼此的那一份「缺」,甚至很巧妙的是,他們並不會很教條式的勸說每個人去面對自己不願面對的過往。這也是我覺得《四重奏》所謂的「療癒」成分,像是坂元裕二在安慰每一顆在忙碌跟無奈中,受傷的心似的。


最後搬離輕井澤別墅的四重奏,真紀邊駕車邊帶領其他人唱出主題曲《おとなの掟》,很喜歡在最後有這樣的安排,那種在車上一起吟唱的隨性與歡樂,跟先前片尾曲在棚內的復古風格形成對比,反而更凸顯到頭來一種惺惺相惜、彼此珍惜那種最純粹的關係,每個角色複雜的生命故事中,找到了最後一點點的純粹與真實。說實在,會在最後很逆向操作的利用自己的故事作為賣點,來為自己贏得一次的舞台。說起來諷刺、心痛,但說到底我還是慶幸他們是享受其中的。

因為夢想說穿了──不就是因為喜歡的這份熱誠嗎?

這部作品聲量多重在口碑,基本上收視率來說算是還挺普通的──可是我真的覺得這是很經典又很讓人不喜歡上的作品。它很著重感受、卻又同時有很戲劇化的情節,每一集在最後都有衝擊跟驚喜,但我想最喜歡的,還是那種在寒冬中給人一抹暖暖的療癒吧。有一種為了夢想、生活而努力那麼久,那顆疲憊的心,得到小小療癒的感覺。

圖片來源:網路
click ☞ Dear Han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