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


「整個社會都譴責過他,我們只不過是執行了那項判決。──阿嘉莎‧克莉絲汀《東方快車謀殺案》。」

東方快車謀殺案 │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原著:阿嘉莎‧克莉絲汀
導演:肯尼斯布萊納
演員:肯尼斯布萊納、強尼戴普、蜜雪兒菲佛、潘妮洛普克魯茲、威廉達佛、茱蒂丹契

《東方快車謀殺案》是我接觸阿嘉莎‧克莉絲汀這位推理天后的最初,而從閱讀書單中大家也不難發現我自此之後就蠻常關注這位作者的小說作品。第一次看這部小說是在大三時,在編劇老師的推薦之下以一種尊敬的心態借到了這本小說來觀摩(我還記得當時我為了快速借到這本小說還跑了不少家新北市的圖書館),可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就不知不覺撇除了原本有點像是完成某項作業的心情,而是真的投入進故事當中。

『整個社會都譴責過他,我們只不過是執行了那項判決。』這句話最後還成為我畢業劇本的發想緣起。


前言說的有點長,只是為了想跟大家解釋這本小說之於我而言真的有不太一樣的意義跟代表性,也因此當知道《東方快車謀殺案》又將再次搬上大螢幕時,我內心是複雜的,有點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更擔心以我這樣一個看過原著不只一次的觀眾再去看電影,會不會就顯得索然無味?但事實上,我相信導演也明白很多推理迷都是看過原著,並且是對結局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他卻還是能夠把故事經營的有聲有色,甚至在最後,即便是是知道白羅選擇的觀眾如我,竟也同樣再次感到震撼,更遑論並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了。

但即使不談結局,光是東方快車要啟動的那一刻,當我看見火車正在前行時,那種大螢幕帶來的震撼與像是真的搭上了這班快車的不真實感,依舊讓我在影廳內徹底被那股激昂情緒澎湃到五體投地。

剛開場以白羅快速解決哭城竊盜一案作為介紹白羅的開始,比起來,2017年電影版的白羅似乎顯得可愛又帥氣了一些,儘管同樣有一些屬於白羅的傲氣,卻也沒有像小說裡那般古怪,而他的招牌鬍子卻也是十分考究與喜感,最不吻合的敘述大概就是身高了吧。電影版內的白羅也很強調了在價值觀上的轉變,正義的非黑即白,到後來「兩種版本答案」的抉擇,其實是讓我感覺到白羅的動搖與心痛。


如果要我說這次的電影版之所以還是能夠打動我的關鍵,我會說是在故事的最後以更為感性處理的以「療傷」、「破碎的靈魂」等用詞,加強了在人性中比較脆弱的那個部分,而在那個瞬間,有別於小說比較單純的探討比較硬的「正義」,會覺得這個版本以更柔性的處理方式去加強、並且渲染最後高潮的情緒,對我來說這個部分是成功的,儘管我可以理解對於這部分的變動也許並非所有觀眾都會認同(特別是原先就很喜歡這部原著的推理迷),但我自己欣賞的感覺是能夠認同這樣比較情感面的呈現。

而原著小說裡面、或者也可以說是阿嘉莎‧克莉絲汀的作品中常常會出現的,也就是白羅依序審訊的過程,坦白說本來是我自己有一點擔心的部分,畢竟逐個問話的過程,光想都覺得有一點沉悶,但是透過剪接、透過不同位置的審問、透過每個人的反應與不同的問話方式,我覺得這部分算是依然流暢而吸引人的,或許就像伯爵夫人所說的,跟偵探對談有趣的地方是──你永遠也不知道他會提出什麼問題。我覺得這個版本中的白羅有給人這樣的感覺,當然,這部作品也很巧妙的將為什麼一切都如此順理成章的推演,找到了一個理由,更能說服觀眾。


許多大牌雲集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也許某種程度上誠如觀眾進戲院收看的心理一樣,對於能夠成為這經典列車上的一員,光是如此就讓人心跳加速,那種如夢似幻的不真實感,坦白說在每一個壯觀的場面中都再次襲來,而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滿足。或許因為我本來就是知道結局的觀眾,因此在過程中,我少了一些猜測的功夫,反而可以更著重於每個演員的表演,乃至細到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讓我覺得很有戲。真相是什麼?有時候或許不那麼重要,而由人類所制定的法律或許總是不夠。一個個贖罪的靈魂在心碎中,慢慢找到重新生存的方法,又或者說,那些隨著黛西入土的良知中,只希望能夠透過殺戮這樣的行為,讓世界上的惡真能有惡報。
我還是覺得這是一個很值得讓人探究、並且思考的作品。

曾經看過日劇SP改編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但不得不說那個版本或許因為由三谷幸喜改編而添加了一點喜劇的詼諧成分在裡頭,而也有部分是因為資金的緣故,整體來說這回的電影版有出乎我意料的好看,精彩程度即使是知道結局如我也依然享受於其中,其實我自己是還蠻喜歡的。

而故事的最後,以「尼羅河那邊發生案件」作為結尾,有點接續到阿嘉莎‧克莉絲汀另一部經典之作《尼羅河謀殺案》的銜接設計,也是格外令人會心一笑。忍不住心裡也想著,如果導演肯尼斯布萊納願意拍攝《尼羅河謀殺案》,讓白羅的故事可以再次登上大螢幕,應該也會是另一部精采的作品吧。

圖片來源:網路
click ☞ Dear Han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