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愛的廣義相對論 | 迴圈
『沒有哪一份愛,崇高地值得讓人一再受傷。』
上週不小心記錯時間而錯過了《最後一戰》,僅看到了後面大概40分鐘,因此就某種程度來說,《迴圈》是我接觸《愛的廣義相對論》的第一部作品。有點可惜的是,因為到《迴圈》的最後,以一個跟《最後一戰》相關連的彩蛋,導致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沒有太多驚喜感,好像蠻可惜的。(當我看到最後一幕,然後聽到有同廳觀眾發出驚嘆聲時,忍不住的這種扼腕感更加加重了)
《愛的廣義相對論》以三首鄧麗君的歌曲來做串連,不過看到《最後一戰》跟《迴圈》的關聯,我想《明晚空中見》應該也會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想到以歌曲為主的影集作品,其實直覺就會聯想到多年前的《滾石愛情故事》,不過相較之下似乎可以發現,起碼像是《迴圈》,整個風格、調性跟類型,就是相對多元的。
像是科幻類型的作品,在台劇裡也是相對罕見的。《迴圈》把故事設定在近未來的舞台,充滿對於未來的期待跟想像,而這也是故事在最一開始吸引我的部分。例如智慧型手機跟手錶的結合,又或者是故事蠻重要的一個關鍵——記憶銀行。可以保存美好的記憶,也可以把不快樂的記憶刪除,聽起來多麼方便的一個項目。
可是這件事情所延伸出來的、或者說所探討的一些扭曲跟變質,我覺得也許就是故事試圖去探索的。
故事一開始,透過阿賓的視角切入,看見那個意氣風發又行俠仗義的他,有如城市的英雄一般,帶來了希望,以及正義的可能。可是越當他放大了這樣個性的他,就越會突然驚覺後來他的改變,猶如判若兩人。或許是因為戲劇的篇幅有限,這件事情相較之下,坦白說會給我一種比較片段的感覺,尤其是在阿賓意外被弄昏、又醒來的那一段,會讓人產生好奇,卻也會突然有一點錯愕感。
林哲熹在故事的剛開始,有一種亦正亦邪的魅力,而這一份角色的呈現,在謝欣穎所飾演的小艾登場之後,我覺得兩個有激盪出一定程度的火花,這是我覺得這部作品很精彩的一個部分——而且不得不說,我覺得不論是林哲熹跟謝欣穎,都是很棒的選角。
謝欣穎是一個很可以甜美的女演員,所以在某些笑容裡,不光是阿賓,就連觀眾都會很驚艷於她那一種有著把人吸進去般的魔法笑容;可是很奇妙的是,那樣的笑容卻是既親密又有距離感。而這一份距離感很巧妙地打造了小艾這個人的神秘,以及她的「有秘密」。
我自己還蠻喜歡在中後段故事裡謝欣穎的表演,而且卻也發現,一樣是笑容,謝欣穎在這部作品裡就表達了兩種層次,第二種甚至因為她的扭曲、執念,而讓觀眾有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在甜美跟帶有一點偏執而扭曲的笑容之間,幾乎是沒有轉換期的,似乎她一直都是這樣的,只是到最後,才讓觀眾發現這一面。
整個故事的後座力的確因為謝欣穎的表演——又或者說所謂「真相」而爆發出來,而故事在尾端那一種毛骨悚然,卻又同時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氛圍當中,帶給我很強烈的餘韻跟後勁。在映後座談時,導演也分享到,如果細細去看《我只在乎你》的歌詞,就會巧妙的發現呼應之處。坦白說,在我看完這部作品、通勤返家的路上,也的確開始聽起了《我只在乎你》,然後慢慢地發現整個情緒還糾結在其中。
小艾的失望,是來自「又失敗了」,而她期待的成功是什麼呢?或者說,在愛情裡,我們期待什麼是「好的」?就像導演在映後時曾經分享的——他認為完美情人不可能存在,所以在小艾的失望跟痛苦裡,縱使迴圈著,像是無止盡似的——可是從剛開始就註定的一套設定——注定阿賓只會越來越狂暴、越來越失控。換而言之,小艾只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跟受傷。
我在想,之所以會讓我覺得「後座力很強」,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們看見了那沒有盡頭的迴圈,因為再重來幾次,都不會改變的。悲劇,永遠注定著。
必須說《迴圈》想要討論的議題,是台劇裡少見的、關於愛的偏執;而在很多人不解的,關於小艾的選擇裡,一句「太傻了」,似乎不足以來形容這樣一個女子。我覺得讓我震撼的是,在作為全知者的觀眾而看這個故事時,的確會產生那種不明所以的疑惑,可是在謝欣穎的詮釋之下,卻又似乎去正視人在愛情裡的執著,與脆弱。而這一份渴求,甚至會化為一種不甘心,以及一次次的忍耐。
我甚至覺得這不是一個可以讓觀眾去感同身受的投入式劇情,不需要誰去肯定或否定她的選擇,也沒有警世感的要觀眾記得什麼——重要的是,描繪了感情裡也許沒有那麼純粹美好的一面,展現那個樣貌。
對我來說後面有太大、太強烈的情感線,導致近未來,或者是記憶銀行這些科幻的設定,最後相對都比較流於建構在這個愛情故事之上的裝飾品,很特別,但是相較於衝擊性很高的故事,相對就比較不是重點的感覺。
個人覺得這部《迴圈》蠻特別的,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