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擔憂的是,被愛上的不是真實完整的自己。』
對於公視人生劇展總有一種特定類型的想像跟期待,但也逐漸在近年來的一些選題上看到了一些百花齊放的可能,也讓我覺得有一種耳目一新之感,這部《幻象人》就是其一。吳念軒、林予晞都是相較之下更接觸商業類型作品的演員,在故事當中處理愛情線的部分的確對他們來說不是難題——尤其吳念軒,其實在姐弟戀這樣的故事設定上也已經不是第一次接演,所以我覺得從一開始發現到故事中的予真比許浩年紀更長時,坦白說瞬間那種弟弟型暖男的形象就瞬間湧現了。
不過坦白說,我自己是看到簡介時才發現,在設定上予真已經36歲了耶!可能整體的造型感覺上,我自己預設大概是奔三、或者是三十出頭的感覺,這也導致在很關鍵的那場分手戲時,予真在分享自己的煩惱其中一項是要不要生小孩時,我一度是覺得有點困惑的。只能說林予晞給人的感覺真的再更年輕一點啦!
我自己其實覺得男主角許浩喜歡看少女漫畫這個設定很可愛,而且從他擺放的位置是隱藏在後面這個設定,可以想見這真的是他的「秘密」。有一種很反差的可愛,同時也合理化了他對於愛情的期待跟想像,即使相信魚池理論、也交過很多任女友,但終究還是渴望著有一種怦然心動的戀情,那一種命中註定感的唯一——這種貌似較常出現在女性心中的幻想,卻在男性身上出現時,我覺得讓整個故事瞬間變得輕盈可愛起來。尤其伴隨著「小井」跟「TAKO」的聊天時,恍若瞬間天雷勾動地火的發現,原來那種聊得來的感覺、相見恨晚的感覺,都是真的可能存在的。
從交友軟體這個媒介切入,其實對於年輕人來說可能已經習以為常的社交、認識新朋友方式,卻好似並非所有人都是抱持正面且認同的觀感,呼應到魚池理論,每一個人都擁有選擇權、卻同時也是被選擇的存在,在這樣患得患失的關係當中,某種程度上或許要有誠如許浩這樣的堅定,才可以持續地相信愛情吧。
只是在交友軟體當中,或許還是有太多可以捏造或者謊言的空間,導致就像予真所陷入的困惑當中——當晚許浩如此聊得來的那個小井,其實虛實參半。從飲料店裡面看到了相似形象的角色,某種程度上是予真隨口以一個常見的樣貌(因為看起來就是同一家飲料店,或許就是因為剛好看到了店員的形象而信口捻來)來形容自己,可同時卻又因為與前男友曖昧不明又模糊不清的關係,找到了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對陌生人說出自己的心事總是更為容易的,不必擔心自己過於赤裸,卻又在自己想要訴說時,有個人願意傾聽,其實那是多美好的事情。
就誠如許浩所形容的,那晚的「小井」其實聲音聽起來好悲傷,感覺有著故事。後來從予真的視角出發後才發現,那天又是一個因為沒有等到前男友出現的夜晚,而感到莫名的悵然若失。即使她也明白自己可能並不是那麼愛他,也不是第三者的角色,但站在女生的角度就難免會覺得——那我是對他來說是什麼人呢?還有會覺得——為什麼我不是那個讓他決定走到最後、感覺「對了」可以結婚的對象?
出租情人也好、交友軟體也好,在各種不同的身份之下跟許浩相處,對予真來說或許是更加感受到這個大男孩的單純,也因為這樣的單純,或者說這個年紀才能夠擁有的樂觀與天真,那種活在當下的及時行樂觀念,改變了一個經歷社會歷練的女人,讓她感受到久違的心動、被關心,以及另外一種可以享受當下的生活觀念。必須說我覺得這部作品還蠻成功的營造這兩人之間那種浪漫的火花,也在予真的各個角色跟身份之間,慢慢滲入一種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混淆感。
而同時這也卻是她所擔心的,誠如她或許在眾多客戶之間扮演著不同類型的角色,逐漸忘記了最原本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她也擔心在被許浩喜歡上的這個身份跟角色裡面,有多少成分是真實的自己?
其實我覺得在分開之前的那段爭論,雖然整體拍起來的氛圍感有一點偶像劇,但卻又是意外很直白地切入到核心。當予真說她不再有辦法相信只要有愛就可以戰勝一切的時刻,對比著許浩無能為力地強調彼此的喜歡,好似在那一個霎那,就讓兩人的距離昭然若揭。而兩人所面對的現實考驗跟壓力不同,也的確會是予真擔心的原因。雖然某種程度上會私心期待男女主角突破困境,希望透過戲劇告訴觀眾真愛無敵——可現實卻還是扎扎實實殘酷地存在著。
最後的結局,呼應到在摩天輪上許浩所說的那個故事,我想是在夏天來臨時,兩人都想起了去海邊的那個約定,雖然沒有明確的告訴觀眾答案,也或者說,即使可以想見未來兩人還是會碰到很多考驗(例如許浩父母那一關應該就有點難解釋),可是經過時間的沉澱後,兩人更確信著自己的心意,對我來說,搭配著比較正向活潑、充滿希望感的音樂,即使最後像是開放式結局的處理,可卻好像已經有一個很顯著的答案,與觀眾心領神會。
感覺這結尾很適合分享一首劉若英多年前的歌曲《原來你也在這裡》——
「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喔原來你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