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模仿犯 | 全劇觀後感
『每個人心裡都埋藏著小小的惡,在被觸發之後,都可能會越界。』
連假不僅有很多待補清單想要一次補齊,對我來說最期待的就是《模仿犯》的上架!不光是類型上本身就是我喜歡的作品,囊括了吳慷仁、柯佳嬿等演員齊聚一堂出演,無非更是讓人驚喜的組合!而這部作品改編自宮部美幸的原著小說,坦白說於我而言期待也感到好奇的,是台劇要怎麼去翻拍這樣的經典作品?不得不說,是有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
花了兩天的時間追完全劇,說真的我覺得很驚艷,也讓我覺得很沈浸在其中——儘管以推理面來說並不至於到讓觀眾覺得燒腦的程度,可是我很喜歡在故事中每一個角色的鋪陳跟堆疊,讓「情感面」是被放大的,而同時,伴隨著像是親人被綁架的緊張不安與焦慮,以及在那些散落的禮物盒中找尋線索的過程,我覺得懸疑感有做出來。而同時,我覺得也呼應到故事中像是江宜蓉所飾演的路妍真渴望透過媒體的力量帶給觀眾的是——讓大家看到,這些受害者們的故事。
讓人心痛的一點莫過於,那種社會習慣性地「檢討被害人」的狀況,在媒體的報導跟渲染之下,失蹤女子們都容易因為曾經出入夜店等因素,被理所當然似地貼上標籤,而那些標籤無疑對受害者家屬來說,是二次傷害,誠如馬義男主委在直播節目上所提及的——為什麼要這樣講怡君?如果是自己的親人,會願意被這樣譴責嗎?明明是受害者,可是卻被 CALL IN 進來的觀眾口不擇言的指責她的不是,而在孫女被當成箭靶的同時,馬主委就更感受到自己的無力感。
出入不良場所、夜歸、穿著打扮,這些太過直覺性被丟出來的詞彙,無形當中卻合理化、也助長了加害者的惡行,對女性觀眾來說,很多既定偏見的不友善,是會讓人感受到窒息且不適的,可悲哀的是,這些想法、或者說言論,即使到了現代都還是可能出現在某些留言當中。
另外一個被標籤的角色,我特別想要提及夏騰宏所飾演的胡建和,坦白說從一開始我的確也會因為他的外在形象——相對比較畏縮自卑、沈默寡言,甚至是因為臉上的疤,自然跟「可疑行動」連結在一起。但實際上,儘管他的確跟沈嘉文認識、且有懷疑對方是兇手,可是他在這起犯行中其實是完全無辜的一個角色。可是卻因為一種先入為主,讓多數人在一開始就無法建立對他的信任——於是當他跟沈嘉文一起在失事的車上被找到時,已經無法再為自己辯解的建和,就這樣被認定為是共犯,且多數人不論是為了急於破案、又或者是因為標籤使然,幾乎是一種當機立斷。
特別也想要提一下范少勳所飾演的沈嘉文,尤其當故事深入到他的家庭背景之後,對於他角色形象所帶來的恐懼感,自動化為一種同情,而在這樣悲劇之下長成的扭曲人格,也讓人不禁反思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養成。某種程度上,Noh 等人這樣的犯罪團體,都是亟欲向世界證明自己是那樣的獨特存在,而為了證明這件事情,走入了偏執。
前期一度覺得,柯佳嬿作為女主角的戲份好少,好似在表演空間上也比江宜蓉飾演的小路、或者是林心如出演的姚雅慈來說少了許多,一度讓我覺得這個角色好功能性,似乎是為了作為郭曉其前女友這樣的角色而存在,略顯可惜。可是從建和離開之後,失去親人的痛苦、百口莫辯的無助、被指指點點的無奈,甚至於我覺得有一種很強烈的情緒在於「後悔」——自己是不是也在第一時間,沒有表達對弟弟的信任?她沒有在那個弟弟需要聽到「我相信你」的時刻,堅定地告訴對方自己的相信,而一瞬的動搖,卻也讓弟弟帶有一點失望。有些信任也許聽起來盲目,可卻是人在脆弱的時刻,能帶給自己力量的一劑強心針。
而我自己印象非常深刻,且我覺得有勾動我的一幕是在建和的喪禮上——因為擔心郭曉其立場為難,而讓他不要來現場的胡允慧,一個人獨自操辦、也獨自面對悲傷,同時還有媒體跟受害者家屬的狂亂指控,而在受害者家屬帶有憤怒地揮舞當中,被砸得亂七八糟的現場,她卻也只能無聲地接受所有的情緒,然後在那些憤怒發洩完之後,再悄然卻又快速的,把水果擺回原位、把建和的牌位立起來。她沒有證據可以辯駁,可是她也因為不相信弟弟的犯案,而沒有開口道歉,她只是靜靜的流淚、承受,然後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弟弟做到自己還能做到的事情。
我在那場戲當中、柯佳嬿的微小動作跟表情裡,強烈感受這個角色的悲傷,不論是對自己的失望,又或者是對弟弟驟逝的痛。
而如果要說全劇當中讓我情感上最感到被衝擊、且一度有飆淚衝動的角色,我真的覺得陳博正這次飾演的馬義男主委實在是《模仿犯》的一大亮點!先是一場秦怡君在廂型車上,透過窗戶看到外公最後一面——而馬主委一度也似乎感應到般地靠近,卻又在最後一刻看見車子的揚長而去,那一瞬間我感受到一種從抱有希望到絕望的落差,同時也感受到心疼來自於、對人在車子外好似差一步就靠近怡君的馬主委感到揪心。更遑論到後來,為了拯救怡君,拋棄自己的尊嚴在路上趴下學狗叫的行徑,為了救孫女答應一切荒謬要求,甚至在警察上前關切時,用懇求的語氣求得對方的諒解,即使這麼卑微,還是想要奮力完成綁匪的任務——因為在他當下,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也是他唯一的期待。
只是到後來,怡君還是走了。為求一個讓孫女的「入土為安」,他上了節目、接受那些針對跟指責,聽了那些不堪入耳的言論,卻只是希望有個機會、即使是單向的,可以讓怡君回家。當他終於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孫女,卻是那樣死狀淒慘的被拋在外頭,幾句「回來就好」、「可以讓她下來嗎」的對白,陳博正的表演,真的讓觀眾覺得心都碎了。
真的覺得,儘管本來就知道陳博正能演,但他在《模仿犯》的演出太過讓人感覺到驚艷!其實包含後來像是與陳和平的對峙、面對怡君其實已經受洗的事實等等,都讓人感覺得到這是一個具有智慧的老人,也讓人更加心疼這個角色的辛苦跟際遇。
而吳慷仁的表演,也沒讓觀眾失望,甚至我覺得是在《一把青》的郭軫、《我們與惡的距離》的王赦之後,再一次讓吳慷仁創造一個代表作角色的等級。《模仿犯》的郭曉其,有著自己內心的創傷,有在面對那些邪惡的掙扎與憤慨,有對於體制的憤怒跟失望,有對於真相與正義的執著跟使命感,可以看到這個角色身上,同時存在著柔軟跟剛強,而且在收放之間都可以很自然的在這個角色上展現。同時,他作為一個「檢察官」,可是我看到更細膩的是身而為人的那一塊呈現,不管是會有情緒、或者是會讓感性凌駕理性,甚至在面對兇手挑釁的時刻,會看到他站在一條界線的邊界,像是一不小心就會越過去的命懸一線。我想到《BORDER》當中的小栗旬,在辦案過程當中郭曉其也開始把這些使命感化為一種責任跟壓力,於是會看到他為求破案而幾乎喪失自我,卻也迫切地讓自己找到突破口,進而開始仰賴像是頭痛藥物等等。
甚至就連那種因為連日來的查案而產生的「疲憊」,也在這個角色身上,自然呈現。
我喜歡這個角色對自己產生的質疑,不論是在第十集初,曾經在做心理評估時也質疑過自己是否可以擔任一名好的檢察官,是不是終究還是會因為憤怒而不禁想要透過「私法」解決?而當時,是胡允慧的一番話照亮了他,而後來,是因為這起事件那麼多人的殷切與建言,讓他脫胎換骨。真相終究走在路上——他在查斷掌案開始遇見了那麼多人、經歷那麼多事,走偏過、失去過,可後來在那些紛亂的迷霧當中,或許也改變了他對於正義、與工作的一些看法跟想法吧!又或者說,他是更靠近「人」了一些。
此外,我也很喜歡這部作品對於邪惡的探討,不管是檢方、或者是兇手的對峙與鬥智,每一個角色都可能因為碰觸到自己內心最在乎的那一塊,進而鋌而走險、失去理智,而無需受到苛責,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守護的人、事、物,於是所有人心中都存在著小小的惡,就跟故事最開始 Noh 所拋出來的、那像是一種挑釁的提問一樣——而我覺得在那麼具有撼動性的開頭之下,更能夠帶領觀眾進入到《模仿犯》世界觀的思考。
媒體是這個故事當中很重要的一個媒介,也呼應到那個年代之下,像是 CALL IN 節目的盛行——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呼應的,是一個所有人都更享有言論自由的時期,於是更會因為那些輿論而讓媒體自我膨脹,也同時讓很多躲在話筒旁、螢幕後的人們變得口不擇言,言論,從此變成利器的開始。其實故事走到最後來到了網路世代,故事也透過小路之口娓娓道出了網路世代的隱憂,而從那段對白來反思現況、或者看待這十集《模仿犯》的故事,總讓人忍不住想,新聞是什麼?媒體又是什麼?
當快節奏的工作速度一再以搶獨家、拼收視率作為指標,在觀眾的「需求」這樣的大前提下,讓所有媒體都變得逐漸嗜血,就像在他們的對話當中,不斷出現「有搞頭」這樣的形容,可新聞、或者說這類型談話性節目的重點是什麼?所謂的「新聞價值」就是「搞頭」嗎?儘管也會有像是小路一樣的記者,但我覺得不論是陳和平或者姚雅慈,都對於現狀產生一種妥協,因為有收視率、才有話語權,才對自己的節目有掌控權,於是他們都不禁會打著所謂新聞自由的旗幟、觀眾想看的號召,傷人而不自知。
新聞是一場真人秀,而同時也是最快可以讓最多數人接收到這場表演的媒介——從來就是把雙面刃,有心人士的利用,就會讓新聞變質。媒體作為第四權的確具有力量,可也正是這樣的力量太過巨大,且影響力超乎想像,才更需要審慎處理。整體來說,我覺得是一部精彩度足夠、同時也可以帶來很多思考的作品,具備娛樂性也同時有其深度,而且所有演員演技在線,同劇飆戲看起來真的很過癮!很值得大家一口氣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