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我們不能是朋友 | EP1-2觀後感


『在愛情裡,誰都是對的,誰也都是錯的,不是嗎?』

《我們不能是朋友》改編自阿亞梅的同名小說,這種劇名風格一瞬間讓我聯想到《我可能不會愛你》,就是帶有一點饒舌的、詩意的,同時又好像是愛情中的一點點複雜心緒,微妙的、幽微的。不過就前兩集的風格來說,我倒覺得是非常讓人心跳加速、且有一點讓人覺得遊走在邊緣的那種危險感,是相較之下台劇中比較少見的風格。

而且我必須說──如果就這樣的主題類型跟調性,我其實原本很難想像劉以豪可以詮釋這樣的褚克桓,但意外地在自己看了前兩集之後,覺得劉以豪的部分還算有讓我眼睛為之一亮。


就大螢幕上的呈現,可以說是劉以豪第一次呈現那麼「壞」的角色吧,那一種喜歡故意說一些讓周惟惟難以招架的話,想要藉此看周惟惟的反應,那一種好像在觀察小動物的銳利雙眼,成就了一種危險的魅力。更遑論在前兩集,光是「我可以請你喝杯咖啡嗎?」的含意,還有後來的聯誼、甚至第二集的看房,都是急速拉近兩人距離──起碼,對於已經在穩定關係狀態裡的惟惟,是動搖她的一個震撼。

劉以豪跟郭雪芙已經是第二次合作,這的確在宣傳上是一波話題性,可是我覺得自己在看前兩集的時候,我覺得相較於以往我對這兩位對戲的印象,明顯感覺得到郭雪芙的進步幅度沒有劉以豪那麼高。


這件事情其實是會讓我有一點擔心的──因為就劇情走向就可以發現,周惟惟會是一個相對具有爭議性的角色,而這樣的爭議性跟角色的掙扎,我覺得很仰賴演員去撐起這個角色。可是我不確定是因為前兩集還在褚克桓的震撼與造成的心動與錯愕裡,還是因為周惟惟正處在一個波動的狀態,導致我一直覺得周惟惟的「抗拒」跟「排斥」,都有一種太過吼叫的感覺。

那種明明很害怕自己淪陷,可是卻又好像有一點情不自禁的被吸引──這種糾結感、又或者說因為這樣的動搖而產生的抗拒,我並沒有感覺到。


其實可以想見,雖然就像褚克桓說的,兩人都是有穩定交往關係的前提,好像處於同樣的基準點,可是只要仔細去比較兩人的故事背景,就會發現相較於褚克桓的處境,周惟惟似乎是更容易引發批判的一個角色。說真的,我可以理解周惟惟為什麼動搖,會在那些原則跟未來規劃當中,突然間找不到自己──會產生懷疑,這真的是自己要的嗎?甚至也會有點心虛的覺得,為甚麼自己想要偶爾不照牌理出牌、偶爾及時行樂,都好像變成一種罪過?

太周詳的規劃,好像也是會造成壓力的。甚至我覺得,太過為了「未來」而努力的「現在」,本身就會被消磨殆盡。不過其實可以想見的是,這樣的角色、尤其搭配上褚克桓的經濟實力,難免也會被冠上愛慕虛榮之類的罪名吧?只是我覺得,同為女性,對周惟惟來說是不公平的。


而我會說褚克桓好像比較容易獲得觀眾的理解,一方面當然也是因為社會整個風氣對於男女的不同,尤其在感情方面;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其實是可以感受到高子媛對褚克桓來說造成的窒息感,還有那一種已經不確定是不是愛情、只剩下責任的關係。在已經不願意溝通的相處模式裡,所有的「我是為你好」都會是一種壓力,更遑論高子媛明顯是過於公主了一些,對褚克桓來說,那些必須滿足她的虛榮作為,都已經成為日復一日的任務,而他,也總是虛應故事著。

在構圖上,其實可以發現這兩人之間的對戲,中間都會有象徵性非常明顯的一個障礙物隔著兩人,這不算是太過新穎的手法,可是我覺得是很強烈的描繪出兩人關係的一種方式。相較於褚克桓對周惟惟總是想要步步進逼,很明顯的,對高子媛卻已經想要保持距離。


強勢、霸道無疑是褚克桓在前兩集的表現中,會讓人想要形容他的詞彙,但是對我來說,這一段近乎不可思議的邂逅與後來的際遇,發生在「踏入婚姻之前」,無非都是生命的一種無法預期,一段你以為可以走一輩子的關係,其實很多你忍耐的、你忽略的,也許就是你內心自己最在意的。對照所謂的「規劃組人生」,理性思維的認同,很多時候追不上感性思維的動搖。於我而言,《我們不能是朋友》除了讓我看到還蠻不一樣的劉以豪(嗯,轉大人?),同時我覺得藉由這樣的都會愛情劇,可以讓人去思考現代人對於感情、對於婚姻的想法,甚至很重要的是──激發一種「討論」。

因為在愛情裡,誰都是對的,誰也都是錯的,不是嗎?

《我們不能是朋友》
♪ 愛奇藝台灣站 │ 每週五23:30更新
♪ 線上看傳送門 │ 點我線上看

圖片來源:愛奇藝
✩ Follow Me on 粉絲專頁 │ Instagram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