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通靈少女2| EP4-10觀後感
『所謂的儀式,或許都是給活著的人足夠的時間,好好道別。』
《通靈少女2》已經完結篇許久(大抵是去年十一月底完結篇的故事),坦白說,一方面是因為忙碌而忽略了,但是另外一方面——當我已有些空閑,並且陸陸續續在補上各劇的時候,卻也沒有特別想要補這齣劇的想法。是的,誠如絕大多數觀眾看第二季的感想,好像看似複製起了第一季的一些樣板跟規則,可是卻又相對來說給不了觀眾新的驚喜,所以難免有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
而說真的,在看完整齣劇之後,我自己還是沒有燃起最開始在看《神算》或者是《通靈少女2》的那種澎湃感。我覺得這個文本已經是相對走到盡頭的。
第二季於我而言像是番外篇——更強調小真這個主角的番外篇,不論從親情、從友情、從愛情,去更加健全了謝雅真這個角色,讓觀眾得以從各個面向——尤其是不是「仙姑」身份的視角,去看這個高中女孩,因此在後來幾集,其實就連單元主角的故事都顯得少了,而即使存在的故事,也相對乏味且感覺上重複性比較高。我覺得這是蠻可惜的部分,畢竟以第一集來說,像是以該劇奪下金鐘的李千那,就是因為故事很深刻、很有記憶點,才連帶讓故事顯得更有厚度及寓意。
不過把故事扣回謝雅真身上也有一個好處是,把很多或許觀眾曾經會有的疑惑給了一個解答。例如小真的媽媽在第二季出現了——她是怎麼看待女兒有特殊能力這件事情?看著女兒被其他人視為不正常的存在,她當然也會心疼、也會糾結,所以才會極力反對。可是到後來,她或許也明白了所謂「帶天命」的真正含義。
要說小真是真的喜歡當「仙姑」嗎?這件事情倒是我覺得值得探究的一個問題。雖然不算是本劇的重點,可是我很喜歡的是在經歷了短暫時間的「離職」之後,像是回到本心一般,慢慢找到了跟這個超能力和平共處的能力,並藉由這樣的力量,盡可能去幫助那些還活著的人。在小真、或者說是整個《通靈少女》系列故事所設定的核心概念裡,其實「活著的人」是很重要、且是他們最為關心的人,再多的形式都只是一種安慰還在世人們的方式。
放下、原諒、和解,這些聽起來很抽象的詞彙,或許都是得在失去之後,才能夠大徹大悟的理解。而對小真來說,通靈的真正意義,或許是能夠減少遺憾,讓彼此都能夠繼續過生活吧。聽起來或許簡單,但這其實是幫助人的真正方式。
或許也是藉此跟詹曉彤一角作出了區別吧!雖然算是無心插柳,也不至於到心術不正的程度,但她的確是輕忽了所謂通靈這樣的能力,雖然說真的,我自己始終覺得温貞菱飾演高中生對我來說有一點難以信服的感覺,可是卻也在角色設定之上,感受到詹曉彤這個角色是相對來說比較稚氣、比較青少年的。例如會藉由「模仿」而讓自己跟所欽佩的人更接近一點,又或者說像是需要藉由很多掌聲跟呼聲去得到自信,甚至是會有那種「我只是聽命行事,沒關係吧?」的想法。
跟聖宇堂的合作,我覺得是一個她認定能讓自己變得「特別」的方式。有趣的是,小真兩季以來極其渴望自己過著一般人的平凡人生,可曉彤卻是竭盡所能地希望自己「變得特別」,即使會需要撒一點謊。是的,其實我覺得在她只是因為沒有台階下而謊稱自己有通靈能力,甚至與聖宇堂之間都是很微妙的關係——都知道對方並不誠實,可彼此卻又默許這樣的謊言。
因為彼此都各有所圖。縱使我並不覺得最後這種有點大和解的做法(不論是金勝在跟弟弟,或者是小真跟張宇軒/曉彤,甚至跟自己)有足夠的力道去渲染觀眾情緒,但不諱言的,最後《通靈少女2》算是有一個相對安全的結尾,在那場串連起所有故事的話劇社影片放映中,達到了階段性的和諧狀態。詹曉彤跟真正的張宇軒,最後都以不同的形式被小真所拯救,進而找到了自己、以及跟世界相處的方式——說真的就這點來說,本身就是很值得被延伸發展的,以張宇軒的例子來說,硬要套入一個阿樂進到張宇軒身體的橋段,我覺得只是想要勾起觀眾對於第一季的懷念情緒而已。儘管有更長的鋪陳時間,可我卻覺得讓故事顯德步調緩慢且拖戲,還不如上一季最後對於「通不到阿樂」的無措、以及在表演上共同跟阿樂說再見的悲傷情緒更來得讓人印象深刻。
整體來說,我覺得《通靈少女2》算是讓我失望的續作,唯一的亮點就是誠如上次所述,我覺得郭書瑤的表演是相對更為自然跟流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