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追求「翻篇」,有時只是逃避承認事實。』
名偵探柯南:偵探們的鎮魂歌(M10)
Detective Conan: The Private Eyes’ Requiem
導演:山本泰一郎
編劇: 柏原寛司
前幾天重溫了《偵探們的鎮魂歌》,雖然算是比較早期的作品,不過我看完還是蠻喜歡的。蠻大原因是因為這部推理成分相對後期算蠻高——伴隨著一道道的謎題,在時間壓力的限制下,找到幕後黑手試圖要查的真相。加上故事的雙線敘事,包含柯南跟服部平次、毛利小五郎在查案解謎的過程,也同時有小蘭等人在作為「人質」的副線,有一些形成危機感的情節橋段。
例如灰原哀不停設法阻止小蘭跟和葉走出樂園,又或者是目暮警官等人對他們的保護等,我覺得在交叉敘事之下,很有效讓「時限」這件事情形成非常具體的壓力。
這次重溫,我跟很多網友一樣,格外印象深刻的一個情節——是當時間即將倒數結束,依據犯人所說會爆炸的那個時間點,阿笠博士跟目暮警官選擇走進去跟孩子們、還有小蘭等人一起。那一個「捨身陪伴」的覺悟,雖然在故事中可能是蠻輕描淡寫的一句對白,可是意外有一種瞬間產生波瀾的感覺。
這反而其實是在以前看這部劇場版的時候,我自己沒有注意到的環節,又或者說,可能當時的自己,並沒有那麼強烈認知死亡的重量,所以才會在經過這些年歲的增長,可能更深刻感受過生死的無常,也才因此對這樣的橋段感到欽佩跟動容。
這其實也是我自己在這一波柯南劇場版重溫的過程,感到特別有意思的一個發現。隨著時間的推進,不光是劇中的柯南等人開始有了新科技,宛若看著科技發展史一般,在《瞳孔中的暗殺者》時柯南還在使用公共電話,而後來開始有了行動電話、甚至到後來的智慧型手機。同時作為觀眾,我覺得好像也會在這個過程,看見很多以前沒注意到、或者並沒有特別有感的情節。
我依稀記得起初在看到片名還有副標「偵探們啊,願你們就此長眠」時,其實一度以為是對所謂「名偵探」的一種挑釁跟下戰帖,但我覺得這次的重溫,對於《偵探們的鎮魂歌》,意外地在最後,讓我感受到一種蠻強烈的悲傷。
瞄準「名偵探」的這場遊戲,以他們珍視之人作為要挾,其實也呼應了故事主謀的動機——想要推翻,並且挑戰。雖然對伊東末彥來說,真相昭然若揭,但他極其渴望透過名偵探的推理,看見他沒有發現的細節。某種程度上,他的真實目的其實並不在於「找到真相」,或許是在找到推翻他自己推理的答案而已。
那種「最愛自己」的自負跟驕傲,可能無法忍受比自己更聰明、更掌握一切的存在,或者是在自身因為車禍的殘敗,讓他更執著於去證明真相並如自己所想。再加上加上體感上被背叛的憤恨,終究讓他有如困獸之鬥般,在那起事件裡纏鬥著。
而推理本身,我覺得確實因為限時的因素強化了那種危機感,但坦白說卻也可能因為時間性,讓某些謎題相較之下有點快速直覺反應,但當然我覺得很聰明的一個點在於,服部平次在第二個謎題的出現,也幫助「快速通關」。
但必須說,在這一部裡面,可以說是我覺得怪盜基德相較之下存在感好像比較低的一部,縱使有登場,但因為故事線的主軸(也就是解救遊樂園中的人質們)有十足的緊湊感,導致深山展覽館跟怪盜基德這條線,我覺得淪為支線的感覺就蠻明顯的。如果喜歡怪盜基德的觀眾,在這一集可能會有點失望了。
不過儘管如此,在故事最後——意外可以說是我多年後對《偵探們的鎮魂歌》格外有印象的一個橋段,反而是在最後,「超出樂園範圍」就會爆炸的這個設定,意外的把橫濱八景島雲霄飛車的特色帶了出來,讓我蠻印象深刻的。不過這次不是讓柯南使出主角威能,而是用這個方式讓怪盜基德登場,帥氣收尾,有驚無險之餘,也覺得蠻有意思的。
一個小小的題外話,為了阻止小蘭跟和葉等人離開樂園,灰原不僅需要時刻警惕,甚至連裝病這招都使出來,看她在遊樂園醫護室還偷偷撒嬌的樣子,意外的有一點反差萌的可愛!但確實也是從這樣的堆疊,可以發現柯南對於灰原哀的信任度是高的——也呼應到後來在《業火的向日葵》裡,那段沒有說破的情感,其實長期在這樣的信任基礎之下,也不意外小哀會產生其他的情愫。
遊樂園內的這條人質線,我覺得蠻明顯是為了強調危機感、加上可能主線的推理並沒有到那麼複雜,所以蠻需要這塊去作為調劑跟豐富化,不然坦白說確實有種一切到這個部分,就讓整體節奏放慢的感覺,而且格外有一種——柯南等人水深火熱,但這群人倒是渾然不知、玩得相當雀躍的對比感,這件事情在我重溫的過程,站在一個全知觀點的觀眾角度,意外感覺到一種「一個故事兩樣情」的趣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