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 / 羅曼史是別冊附錄

【韓劇】羅曼史是別冊附錄 | EP1-8觀後感


『這輩子都學不會的,就是如何不再忐忑地面對人生的抉擇。』

相信大家並不覺得意外──我是為了李鍾碩而看這部的啊~

《羅曼史是別冊附錄》其實看了八集,對我來說不是那種會很密集、追到欲罷不能而停不下來的那種戲劇,可是我覺得它有一種魔力跟魅力是,會讓人不知不覺就融入在其中,以一個相對舒服的步調,在經營這個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很具生活感的戲劇。過往作品我會聯想到這種調性的,是《通往機場的路》,或者像是台劇《雙城故事》。是很舒服地、也可以說很療癒的,同時會因為劇情帶給大家很多省思跟想法的。

誠如開場就是,帶領大家回到「結婚前」的那個時光,姜丹伊一度的逃婚、又回到結婚會場,那個片段象徵的是「抉擇的瞬間」,而她做了那個往後自己難免覺得後悔的選擇,難免,會猜想著「如果我當初沒有回去的話,現在的我會如何呢?」。


因為,就結果論來說,這段婚姻是沒有一個好結果的,甚至因為丈夫生意失敗到外遇,讓兩人分開地有點難看,而離了婚又脫離職場多年的姜丹伊,求職路上總是受挫,不管是女兒教育費用、或者是只能偷偷到恩浩家打掃,甚至住在即將拆掉的屋子裡度日,這些都看得出來她的窮困潦倒。可是我覺得,如果是這樣一個「被拯救」的故事,那麼相較之下就會流於通俗而普通(儘管我不否認也許每個人都期待自己被拯救),這部戲劇讓我覺得很動容的部分就誠如車恩浩認定的姜丹伊──她不會輕易認輸的,她會自己站起來往前走。

不管是呼應到故事背景在出版社,而讓每一集的最後都有這樣很詩意、呈現成書籍狀的ENDING,又或者像是最開場姜丹伊找工作時,用歌舞片的方式呈現,甚至第二集訪問車恩浩、並且說著與金在民代表相識的過往以「復古電影」的方式來設計,我覺得都看得出來這部戲在這些細節安排上的用心跟創意。


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幫這部作品的質感加分的。

而從第二集開始就鋪陳一個懸念是──姜秉俊作家是誰?為什麼會把版權交給角逐然後就此封筆?為什麼角逐出版社的創始成員聽到姜秉俊的反應有點反應過度激動?這件事情成為了觀眾心目中的結,甚至也會慢慢隨著劇情走向,去猜測一些比較負面的可能。可是在第六集左右,真相就公開了。這也讓人覺得更好奇的是,為甚麼這個再簡單不過的答案,車恩浩卻決定隱瞞?封筆的背後是不是另有真相?

題外話,雖然車恩浩對於金在民把大小事情都跟死去的妻子分享而耗費許多時間而覺得不耐,但是看到金在民代表在樹前分享那一段,意外有打動到我欸。


講到這點就不得不提大概從第六集開始的,關於徐組長跟奉組長兩人離婚這件事情──同樣是「離婚」,這個字眼本身對於姜丹伊來說,就有一種「被戳到痛楚」的感覺,不過卻也在第八集,吐露了離婚真相之後,發現每一個男人、女人,其實都有自己堅持的、內心敏感的那一塊,可惜往往對方是很難理解的。或許很多人也會覺得,那不過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可是我可以體會徐組長在發現「老公第一時間沒有挺我」這件事情時,會有一種被孤立的感覺。說真的,她也不是要奉組長真的去吵架什麼的,可是起碼希望讓她感覺到,自己身邊有一個人陪著、挺著。

另外,我也想提一下關於奉組長這幾集的打擊──除了離婚以外,就是崔詩人的自殺。這件事情讓人思考的是,出版業是什麼呢?有很多好的作品、或許少了些話題性跟閱讀量,但是「銷售量不好」的書就沒有發行的機會,真的太殘酷了。出版業同樣是需要養活所有員工的「公司」,可是他們是否應該要有更多「使命感」?這是不是做書的人都有的期待?


因為有一群人是真的這樣熱愛著書籍,然後一直努力著的啊。

方才所提到的角逐出版社,也就是姜丹伊後來應徵上的公司──說來或許也有點委屈的是,屢次求職失敗之後,她被迫以高中學歷、降低自己的期待去應徵一個「業務支援組」的工作,而本來只是想為謀生,可是漸漸地,在出版社工作這件事情,成為愛書的她能夠感受到內心澎湃的地方,所以她自願性地想文案、為新書提案行銷企劃等等,甚至超乎自己工作範圍以外的努力。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她跟恩浩說,因為她聽到了自己的「名字」,不再只是誰的妻子、誰的母親,她就只是姜丹伊而已。這讓我覺得很感傷的是,有多少女人慢慢失去了「自己的名字」,而渾然不察?


回到職場這件事情,對姜丹伊來說除了為了餬口,更重要的是,她感受到了「世界的變化」,不光是履歷的斷層在求職中頻頻遭到質疑,甚至因為她先前是做行銷、寫文案的,很容易因為跟社會脫節而被認為「過時」,就像她第一次寫新書的文案一樣,被認為「這是太多年前的寫法了」,不過姜丹伊雖然難過、也感慨世界的變化之快,但還是努力地跟上世界的步伐,這是我覺得觸動很深的。因為其實當她被批判的時候,我恍若也能感受到她心是酸澀的,可是她卻還是站起來了。

光是「冰香拿」這樣的簡稱就讓自己感到困擾許久,這些看似荒謬的事情,卻真真實實的讓她感受到自己的原地不前──是啊,大家都前進了,所以他們值得擁有如今的樣子,而儘管並非她原本所願,可是她確實是離開職場太久了,這又是不爭的事實。其實一次一次地因為工作而產生熱情,到職場上的挫敗跟打擊,都讓人感觸良多。


而與她同期的新人裡,其實好像都有點怪怪的(笑)不過我覺得《羅曼史是別冊附錄》對我來說很吸引人的一點是,它成功營造了一個「大家庭」的感覺,在角逐這個地方,像是聚集著許多愛書的人,儘管紙本書籍或許相對過往式微、又或者說現代人其實本來就已經比較沒有閱讀習慣,可是每一本書從創作、到出版成書,那個從作者腦海中的IDEA化為文字、到成為一本在讀者們面前靜靜等待被翻閱的書籍,這中間其實是經過很多人的努力。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部作品更強調了──書籍其實是TEAM WORK這件事情。

讓人蠻印象深刻的、另外也可以說是一條小支線的,就是吳智律跟朴勳這一段,我自己是覺得挺喜感的,也把「媽寶」這件事情做一個很具調劑性的處理。只是我自己是覺得我可能還是比較能夠跟宋海琳有所同感,忍不住就想要翻吳智律這種媽寶孩子白眼啦。


再來就開始聊一下感情方面了,其實這齣戲在感情線上,我覺得就是很溫醇的、像一杯適合在下午配上一本好書的拿鐵,在那些被埋藏在故事情節之間、值得細細品味與推敲的橋段當中,打中的共鳴點,是每一個人對於「愛情」的各種想像與期盼,有像宋海琳這樣的單戀──痴痴地望著他,像個小女孩似地,偷偷學著對方的習慣,在喝酒之後跑到對方家裡,又像是埋藏了某個線索,總是寫一封信夾在對方的書櫃當中,有點擔心、有點害怕被發現,可是卻其實又是最期待他看見的那一個。

聰明如宋海琳當然感覺到了主編對姜丹伊的不同,儘管她大概沒想到兩人是相識多年、甚至就是傳聞中「同居者」的關係,可是她不知道的卻是──其實車恩浩也是知道她的心意的,那些信,他一直都看過。


只是卻在更早之前,其實車恩浩的心就已經在姜丹伊身上了。其實我覺得比起兩人都有點心動的感覺、可是卻遲遲以為只是習慣對方的存在,像恩浩這樣其實很明確的知道自己喜歡丹伊好像是比較合理的?可如果真的愛她、又怎麼會那麼多年沒有表示?我想起在前三集左右出現的兩個小片段。第一,是車恩浩回想起姜丹伊帶當時的男友給他看時,「她說了愛他」這件事情,那一刻,我看著螢幕上的恩浩,也同樣感覺到了一種心碎感,像是一瞬間就被判定出局,可是實際上他根本還沒進場。

另外一個部分則是,在鋪陳車恩浩這個角色的感情狀態時,有一種他對於愛情其實冷冷的、總是瞞不在乎的樣子──大家都說他不懂愛,他自己也覺得,他不相信愛情。他真的不懂嗎?或許是因為,他認知的愛情,是從姜丹伊身上學到的,那是快樂的樣子嗎?又或者,看著哭泣的姜丹伊,他也忍不住思考,愛情是什麼?


雖然難免吵架,但愛情這件事情,起碼要讓人覺得是幸福的吧?

從第一集開始,「英雄救美」這樣一個王子般的拯救角色,其實會發現還蠻大幅度的擺在池敘俊身上,如果要分類來說,我覺得池敘俊更像是偶像劇中會出現的典型男主角,很多的巧合與浪漫,以及「精心打造」,車恩浩則比較像是一個很貼心的暖男。但我其實並不覺得哪一種形式是比較好的,只是對姜丹伊來說,車恩浩真的是很親近的弟弟,如果不是因為第八集那個差點擦槍走火的瞬間,或許她不會認知到兩人的感情有一點不太一樣,換句話說,她偶爾的小心動,也都被自己硬壓下來。

可是池敘俊的出現對她來說,是平靜已久的內心睽違多時的波動,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曾經迷失自我的姜丹伊,在他身上,感受到了自己,很純粹的,那個喜歡看書、有著一些天馬行空想法的女人。雖然有一度池敘俊因為比較落漆的反應讓姜丹伊產生一種「失戀感」,可是最後,還是有一種慢慢發芽、進行中的感覺。


但這件事情整個讓車恩浩吃醋到一個不行啊(笑),「兩面車恩浩」的出現,也讓人看見李鍾碩還蠻可愛的一面!而且車恩浩的角色忍不住就讓我想到那首王力宏的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夏目漱石的那句「今晚的月色真美啊」,不僅被放在這裡有一種不明說、似乎像是暗號一般的告白,更重要的是我覺得很呼應「主編」會說出來的話。其實就像宋海琳一樣吧,一直都是被放在一個其實很外顯、可是卻又有一點點隱密性的地方,沒有特別隱藏、等待對方找到,可是,卻就一直被擱著。不過我想,第八集開始,從認知到對方是「男人」、意識到是愛情的這件事情,就會讓一切有所改變了。

圖片來源:Netflix
✩ Follow Me on 粉絲專頁 │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