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電影】火車迷蹤案


火車 | Helpless

導演:邊永祖
編劇:邊永祖、宮部美幸
演員:李善均、金敏喜、趙成夏
★第48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導演

雖然是因為作業因素而看了這部《火車》,但是在觀看的過程中卻是完全的投入在其中,沒有在分析、或是思考其他事情──純粹的「觀眾」。我覺得以創作者來說,站在觀眾角度去看電影其實也是重要的,讓我想起曾經聽到同學所說的:「我們看電影要有兩個腦,一個是電影系學生的腦,一個是觀眾的腦。」

不否認其實我們在看電影的當下,跟以前還沒進到這個系之前比起來仍是有差異,比較刁、也比較「難搞」,但是我還是會在第一次看電影時,就專心的先當著觀眾。(然後如果要寫報告的話就會再看第二次、第三次,難怪我每次報告都寫很久啊!)


改編自日本暢銷小說、宮部美幸原著的作品,保留其一貫的「社會推理」風格,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種推理劇類型,之前她的作品只看過日劇《無名之毒》,才驚覺宮部美幸的作品我其實涉獵很少。沒有看過原著小說、也沒看過日劇的sp,無法做比較,但是以單看《火車》這部電影來說,故事線很流暢、很吸引觀眾會想要得知結果,隨著劇情的抽絲剝繭,而不斷的挖掘出新東西,更從故事發現越來越多線索當中,感受到與角色同樣的混亂及傷透腦筋,再隨其一起突破盲點、並且破案。邏輯相當清晰、節奏緊湊,相當工整。

如同故事的英文片名《Helpless》,中間其實隨著神秘女主角的身份的揭開,也算是介紹了女主角的背景故事,非常典型的「社會推理」風格,基本上我覺得這種風格的推理劇都不會讓人感受到誰是壞人,有的是對於劇中角色更多的不捨及憐憫,也不太會對於做錯事的人有太多的苛責、甚至於我們不會覺得哪個角色讓人不寒而慄,更多的,是對於這樣一個把人逼入絕境的社會,有了有別於以往的嘆息。

甚至於,當我們把自己套入角色所陷入的窘境,在這樣一個狀況題的設定下,幾乎很難保證我們不會做出跟主角一樣的事情。「Helpless」,無助的時候,誰能來保護自己?如果只剩下自己,又該怎麼辦?是別人造成女主角的不幸,卻是她自己要承擔。如同片尾所說的:她只是想要獲得幸福,她只是以為這樣可以獲得幸福。


《火車》被譽為女性版的《砂之器》,非常具有松本清張的風格的一部作品,不過我是覺得相較之下對於「社會」跟「大環境」的控訴是小了許多,大概是因為《火車》裡面的批判性並沒有那麼強烈,觀眾頂多覺得「很可憐」。

剛開場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讓觀眾進到主要事件,未婚妻的失蹤,造就了男主角張文浩承受了莫大的壓力,其間也不乏出現想放棄等等的念頭,卻像是冥冥之中有股力量製造出了許多因緣際會的巧合,讓他繼續追查,在越來越靠近事件核心時,明顯感受得到男主角的疲憊不堪,毫無頭緒之下,只得求助於曾經當過警察、卻因為醜聞而被炒的堂哥的幫忙。雖然不算是多麼的兄弟同心,但是兩人特有的相處模式,卻寫的相當真切及動人。

撲朔迷離感,還有隱隱約約的危機感在《火車》中都成功塑造出刺激感給觀眾,不斷丟出的懸念也讓人覺得節奏上是緊湊的,以至於雖然本身沒有非常多的格鬥戲等等,也不至於讓人覺得不夠驚險刺激。充斥著的感情戲,也讓人明顯感受到有別於一般的推理劇情,即便不知道「社會推理」這樣的名詞,也明顯感受到這部片與本格派推理的不同。


很喜歡這部片所用的許多手法,透過主要偵探角色重回現場,然後去重演一次當時的情境,這樣的交叉剪接方式讓人對於所發生之事一目瞭然,也相當程度的節省篇幅、且加快步調,是很聰明的方式。一些構圖上的刻意安排前景、還有略為歪斜的攝影,似乎無時無刻都在暗示著最終結局。

其實可以想像得到結局,其實無時無刻都有鋪陳──但是當真正結局來臨的時候,還是有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的。

演員的表演其實也讓人印象深刻,很多場戲的情緒失控,對我來說雖然有點用力過度,但仍是看得出來其收放自如的演技。面對未婚妻的失蹤,以及她神祕的身份及可能犯罪的事實,無法接受,到淡然看開一切,其實是富有多層次的變化的。

犯罪、懸疑片來說,其實韓國電影在這部份的經營其實算是翹楚,像之前所提過的《殺人告白》,而且是台灣望塵莫及的部分,工整的類型電影及風格的一致性,造就了韓國電影的一大特色,對於喜歡推理懸疑片的觀眾來說,其實已經漸漸成為了一大新選擇。但是《火車》這種比較日本風格的社會推理作品,倒是第一次看到韓國電影有這部份嘗試,蠻值得一看的。

圖片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