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dele刪除人生 | 1-2集觀後感
『刪除了,就能全部銷毀嗎?』
雖然這部作品蠻主打的亮點在於山田孝之與菅田將暉的雙帥主演,但其實反而真正有CATCH到我眼球的,是寫過《太太請小心輕放》、《CRISIS公安機動捜査隊特捜班》跟我非常喜歡的作品《BORDER:警視廳搜查一課殺人犯搜查第4係》編劇金城一紀,儘管這是改編小說作品,但卻也讓我蠻期待他會如何進行改編!實際上看了兩集之後,我自己是挺喜歡的。
首先,光是這個概念就讓我覺得非常新鮮──在這個資訊爆炸的世代,當所有的資訊擷取與儲存都變得容易且便利時,好像相對的,就會失去某些自由與隱私,進而,為了守護那些「秘密」,有了DELE LIFE這樣的一個公司,才為委託人進行「刪除工作」。
之前看過一本小說名《離開後留下的東西:遺物整理師從逝者背影領悟到的生命意義》,加上這齣《dele刪除人生》,其實曾經讓我思考過──人死了之後所留下來的這些,不管是實質的物品或者是資訊,是不是其實能夠拼湊出一個人?那麼人的離世,真的能夠完全化為虛無嗎?這些象徵過的存在痕跡,聽起來是一種紀念、一種證明,但同時也會讓人覺得有點不安的是,那些屬於「秘密」的、不願公開的、不為人知的,好像卻也都沒有辦法真正一起帶走。從這個角度來探討死亡、或者說探討「活著」,其實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只是,刪除就能夠徹底、完全銷毀嗎?
故事最開始是從真柴祐太郎切入,他有點「特別」的性格被坂上舞注意到,進而被介紹來坂上圭司的dele Life工作,而絕佳的面試方式,莫過於讓他親自做一次──在那個進行死亡確認、假裝自己是導演債主的CASE中,節奏很迅速明快的,讓祐太郎通過了第一關。
我覺得很厲害的是,雖然這是一個可以說完全憑空杜撰的公司、鮮少見到的商業型態(應該說大多數都強調「修復」,很少著重於「刪除」吧),但是故事卻在最開始就成功地讓觀眾很清楚明白工作性質與內容,同時是在案件進行中的同時,讓觀眾得以理解。甚至,說來或許也有些諷刺的是──每當聲音響起,就表示有人超過一定時間沒有開啟行動裝置,而這對現代人來說,無非就是「有可能已經死亡」(這一點本身就很有趣),下一個步驟,就是由菅田將輝飾演的祐太郎去進行「死亡確認」。
但並不是每一個案子都能用同樣的方式來做驗證,因此這份工作坦白說,是很需要隨機應變的。而相較之下,或許祐太郎因為有機會接觸到委託人的朋友或者親人,甚至在做死亡確認的過程會親眼看見「死因不詳」的屍體,導致他對於委託人總是有多一份想要幫忙對方的情感,進而開啟一連串的事件。
像第一集,從安岡春雄之死、帶出了他在追尋警方內部貪汙的一些證據等等,其實這部分的設計,不僅在祐太郎等人在面對強權時,有很多精彩又驚險的場面(像是夜闖城南署、查到片山小姐之後的逃脫之類的),同時我覺得也很有金城一紀的感覺,組織的腐敗與微小撼動組織的力量,某種程度上其實很有先前作品的既視感。不得不說,讓我感到最「金城一紀」的是最後的反轉──當大家都已經被前面的劇情堆疊給欺瞞,誤信安岡的本質是悲劇英雄般的角色──想要成為兒子讚嘆、想成為的那種記者,對於自己作為八卦狗仔所寫的報導而有所虧欠感、不耐感,因此而與片山小姐聯手要揭發警界弊案,最後不幸犧牲──但是在最後,卻發現其實那些八卦的來源都是刻意設計的局,而安岡真正想要刪除的其實是這些「證據」。
說真的這樣的回馬槍後座力很強!
某種程度上當坂上圭司冷冷地說出這件事情時,也許也象徵著過去的他,或許也曾經跟現在的祐太郎一樣「熱心助人」,但或許也是因為看透人性了,才變得現在這樣相對比較冷漠、又感覺好像並不感到意外的這個態度。對我來說,這是有故事可以鋪陳的。
第二集故事相對來說比較通俗,但我覺得是與第一集做出鑑別度──表示《dele刪除人生》並不是要以警界的弊端或者是對抗公權力、揭開某些黑暗面向作為主旨。像是第二集的故事,透過一個女性的突然死亡,到她曾經委託,卻在臨終前突然反悔這樣的設計,其實是很具懸念的!或許是受到第一集影響、加上第二集前半段不管是詩織的雙親或者是朋友,好像態度都有一點模糊,也容易帶給觀眾更多的聯想,對我來說,儘管最後相對而言這一集講述的比較在於死亡之於情感,那些因為離開而開始懂得後悔、珍惜的情緒,可是卻因為第一集調性的影響,讓第二集在最初、觀眾自己就預設複雜化了。儘管會覺得這一集好像相較於第一集整體沒那麼俐落,像是屋內的仙人掌、跟沙也加的關係等等,都有點霧裡看花,但整體看完之後其實會更有一種好像被劇組騙了的感覺(笑)
不過我很印象深刻的是,來到詩織家中以後,坂上圭司告訴詩織父母的這些話──是啊,這的確是一個再通俗也不過的故事,只是蘊含著太多的悲傷,而對當事人來說,這份悲傷是最巨大的、無可比擬的,可是是不是我們都在不自覺間太過放大了自己的情緒?我想起《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當父母跟子女失去雙向的溝通之後,也許最後就是徒增悲劇。
那場「生前告別式」裡,也就說明了詩織到最後,找到了心靈上的歸屬與「家人」,也為家人關係下了重新定義,而生前告別式的概念,聽起來也許對老一輩的人來說很觸霉頭,可是若能夠趁還來得及時把那些想說的話說出口,是不是就不會像詩織的父母一樣,等到失去才後悔莫及?正因為倔強,才讓自己錯過了詩織這些年,又因為自己的既定觀念,去認定、甚至評價詩織的朋友如何如何,其實在作為觀眾看來,都是一種傲慢與狂妄。
而我覺得,在這一集的最後,對於詩織究竟為甚麼改變主意──畢竟死者無法發言,活著的這些人也沒有辦法去揣測她當下真實的想法,只是透過坂上圭司跟祐太郎兩個人的解讀,或許也說明了兩個人在價值觀上的不同。祐太郎認為,本來是擔心這樣一支影片會造成父母的衝擊,但也許是想要在最後、告訴自己的父母不要自責,自己在外過的很幸福,所以決定不刪除;但坂上圭司卻覺得,在死前最後一刻,詩織想要報復父母,想要宣示她拋棄父母也可以獨自幸福活著的。說真的,故事對於詩織的描繪並不多,蠻無從去猜想詩織會有怎樣的想法,但其實我自己更傾向後者耶──在突然面對死亡的那個恐懼時刻,我會認為第一個想到的,是堅持自己「不要辦葬禮」這樣的想法,想告訴父母,自己心目中的那場葬禮,已經由朋友替她辦完了。某種程度上,我會更傾向坂上圭司的想法。
除了各集案件之外,我覺得主角們各自的故事,應該也會很有看頭!像是第一集的最後,就提到祐太郎的「另一面」,到底是甚麼,其實也很令人好奇呢。
《dele刪除人生》
♪ 愛奇藝台灣站 │ 每周五24:00播出
♪ 線上看傳送門 │ 點我線上看
圖片來源:愛奇藝
click ☞ Dear Han on Facebook、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