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因為愛你
『縱使彼此之間有多麼強烈的吸引力,愛,仍需要在可以負責時才能說出口。』
因為愛你 │ CAROL
導演: 陶德海恩斯
編劇: 菲莉絲奈吉
原著: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
演員: 凱特布蘭琪、魯妮瑪拉、凱爾錢德勒、傑克拉齊
終於找到時間去看這部評價很棒的《CAROL》,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英文原片名《CAROL》,所以下面文字都會用這個片名噢(我的私心)。
先來說說我最喜歡這個電影的部分,就是在卡蘿跟特芮絲之間那種強大的吸引力,屬於愛情的那一種相吸,光是「眼神」就能夠看穿彼此真心似的勾人,其中卻又因為相同性別,而帶有那麼一點危險又讓人蠢蠢欲動的氣氛在其中。
你相信命中註定嗎?在看這一場在百貨公司內,卡蘿與特芮絲的初次邂逅,我幾乎相信了真的有那一種當他出現在你面前,你瞬間就知道他就是自己等待已久的那個人──這樣的雷達存在,你會忍不住的多看他幾眼,你會期待他來與你攀談,你會小心翼翼的在相處過程中,去「猜測」對方的內心是不是跟自己有一樣的波動與澎湃。
或許是因為初次見面,也或許是因為畢竟在公共場合,兩人之前的情感明明很清楚的讓觀眾感覺到不一樣,但是卻被兩人壓抑在內心最深處──但是,原先如此抗拒戴上那耶誕節的帽子,卻在卡蘿的回眸、並且稱讚之後,特芮絲似乎也不覺得有原先自己以為的那麼滑稽可笑了。在她眼底的美好,就會讓自己改觀。
即便是觀念已經相對開放的現在,我相信同性戀情也不是能夠太能夠高調張揚的──絕大多數都被困在一個框框之中,然後不斷的掙扎、排遣自己的不快樂,但那終究不是自己的本性,若非順其而活,又何能得到快樂?在那段婚姻中的卡蘿,與跟特芮絲在一起所散發出來的那種魅力,就是非常明顯的對比。
丈夫怎麼也想不透是哪裡出了錯,而讓我有點感動的是他終究是愛著卡蘿的,雖然是用讓對方極其痛苦的方式愛著,但或許是有著「只要能讓她回到我身邊,怎樣都沒關係」的想法,且在1950年代,同性戀傾向尚未除病化的時代,他或許心中還是有著渴望──希望醫學能夠「治癒」卡蘿,希望一切都有如以往一樣。但現在的我們都知道,這並不是疾病──可僅管站在現代的角度,難免覺得他試圖透過心理諮商而治療卡蘿的做法有點可笑,但豈不是他對這段婚姻所作的垂死掙扎?
然而,我相信卡蘿是愛過丈夫的──大多數人或許都是在選擇過自己不適合、不喜歡的之後,才能夠真正明白自己所要的是什麼,她在一段不快樂的婚姻中漂流,或許因為丈夫的忙碌,自己生命的空洞,違背本性的愛情,但當她終於「醒悟」之後,她勇敢的選擇放手,去追求。
也因此,在爭取女兒監護權的這一段,才格外動容。我想起在《愛的萬物論》的最後,史蒂芬感謝妻子,稱兩人一起創造出來了幾個天真快樂的天使──其實蠻讓我感動的,誠如《CAROL》的最後,卡蘿做出了認為對女兒最好的選擇(僅管她再怎麼捍衛、肯定自己的戀情,但卻無法避免他人對自己女兒的指指點點,加上經濟等等因素,卡蘿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主動放棄女兒的監護權吧),同時,卻也讓人反思的是──不管怎麼樣,畢竟是曾經相愛到願意說出相守一生誓言的愛侶,為何到了愛情的盡頭,卻要拼了命的傷害對方、阻止對方跟女兒見面?孩子,是愛情結晶,是相愛的證明,卻同時是獨立的個體,即便是法律,也無法無情的強迫孩子選邊站。
凱特布蘭琪在這一段的演技爆發,讓人有一種透過她的言語以及表情、動作,完全能夠TOUCH到她內心那一份最真摯的情感的感覺,卻又同時因為身陷其中的痛苦與撕裂,讓人感到於心不忍。我挺意外的是,對於「離婚」這件事情,在《CAROL》這部片中帶給我一些不太一樣的思考。
凱特布蘭琪與魯妮瑪拉在《CAROL》恰得其分的演出,同樣是「壓抑著內心慾望跟情感」,但是兩人卻是截然不同的表演方式,面對這樣一段在當時不被允許的愛情,卡蘿跟特芮絲,彼此之間那種強烈、無法抗拒的吸引力,以及面對其所帶來的傷害與後續種種,她們同時張揚,卻又壓抑著,感性上的愛是一回事,理智上的面對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當卡蘿主動的說出了那份心意──「愛」,必須在能負責、有勇氣面對時才能夠說出口──之後,特芮絲所必須面對的心理掙扎,更是可見一斑。
最後,我想那是個喜劇收尾?勇敢面對自己的愛情很難,要一起攜手面對的困難與人生有太多阻礙跟煩惱──但那又如何?愛人啊,那炙熱的眼神,那一種專屬於彼此的「認定」,就足以讓卡蘿跟特芮絲兩人,一起走下去。
圖片來源:開眼電影網
click ☞ Dear Han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