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模犯生
『教育真的是一種階級翻轉的方式嗎?還是我們再怎麼努力卻終究只是停留在原來的位置?』
模犯生 │ Bad Genius
導演、編劇: 納塔吾彭皮里亞
演員: 茱蒂蒙瓊查容蘇因、依莎亞賀蘇汪、提拉東蘇帕龐皮尤、查農桑提納同庫
《模犯生》真的在台灣口碑發酵!很難得有一部泰國電影能在台灣有那麼多廳次播映,更讓人驚艷的是影廳竟然越開越多,這點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也的確是因為這樣的口碑引起好奇,進而讓我決定久違地進戲院看場電影(沒辦法,七月真的太忙)。
實際看了之後真的覺得好刺激啊!用類型片的元素包裹著「作弊」這樣的議題,又同時帶出一些對於考試制度的反省跟諷刺,當然,很重要的是這一點是從「學生」出發,更有力的鞭策了整個制度的迂腐。
用白話來說──《模犯生》或許就是一個看到資優生「壞掉」的故事,但是讓他們壞掉的關鍵是什麼?為什麼他們這樣會被認定是「壞掉」?價值觀從哪裡開始產生偏差?我覺得正因為學校就是一個小的社會縮影,所以就足以反映這個社會整體的扭曲,如何影響到了這群年輕人。
雖然在這個故事看起來,好像握有答案與知識的小琳跟阿班才是主宰,但實際上,擁有更多資源那些學生,卻在學生時期就懂得利用金錢去收買人心、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點也是讓人不寒而慄。他們看似卑微的「拜託」小琳跟阿班,但其實如果觀眾遠觀來看,小琳跟阿班對他們而言也不過只是拿錢辦事的工具,甚至如果用比較勢利一點的話說,幾乎可以說是某種程度上的僱傭關係。
但最開始,小琳之所以幫忙,也不過是基於一種對朋友的義氣相挺,她大概萬萬也沒有想到這會成為一種「商機」吧。
我會比較站在小琳跟阿班的立場,透過他們對這件事情的反感與認同,甚至是整個心態的漸漸轉變,去理解他們「為甚麼會變成這樣」,其中,「琳老師」剛開始對小琳來說是一種屬於資優生的虛榮跟驕傲,但是到後來,我覺得觸發她會想要當槍手的關鍵在於,對於學校體制腐敗的不解、憤怒與控訴,特別是在她看到那張捐款收據之後,她才發現原來學校教育也不過是一種「生意」,才發現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不過還是以錢為中心在旋轉。
所以,如果校方可以用教育來營利,那麼她提供答案給需要的同學,甚至去挑戰那些不合常規的制度,又有什麼不對?甚至,後來我覺得她是在自己的存款數字中得到更多的滿足感,在同學們的崇拜跟感謝中得到成就感。
而我覺得這部分也有點諷刺的是,常說教育是一種階級翻轉的方式,但到頭來好像不管怎麼努力她們都是必然已經註定的走上一定的道路,她們終究是少了更多往上爬、走出世界的機會(像阿班,當他去雪梨時感慨地說這是他第一次出國,可卻是為了作弊的任務)。
有能力的人沒有機會跟金援,而擁有資源的人卻沒有這樣的實力,或許這就是上天最不公平的地方,也就是因此造就了《模犯生》這樣的故事,還有世界上很多的徇私舞弊。某種程度上我覺得這次的作弊世界也是她們對這個世界的一種控訴跟吶喊,導致她們必須用自己的方式跟能力來賺取機會,甚至被迫更早去學習這個世界的「交易模式」,各取所需也許聽起來理所當然,但是本質上把知識給利益化的這個行為,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詭譎與不合理之感。
而在觀賞這部電影的觀眾如我,卻有一種很矛盾的感覺,一部份我心裡會有個聲音提醒我「作弊是不對的」,可是卻又很矛盾的在看他們作弊的過程中替其緊張,不知不覺就站在學生們的角度擔心被發現、被拆穿(或許也是因為不管是誰或多或少都有作弊的經驗,也許有引起這部分共鳴吧),兩種情緒是互相拉扯的,而我不否認,看到他們成功時,我還是產生大快人心之感。
在國際考試STIC上作弊當然是本片最大的一次挑戰跟任務,但在學校時期透過「鋼琴指法」這樣的方式,還有兩版試券這種突發狀況,都讓我覺得刺激度很夠,雖然全片沒有飛車或槍戰之類的,可我覺得角色在心理層面的緊張感是讓我覺得能夠透過整個氛圍營造感同身受的──畢竟作弊這件事情,或許本身就是一種學生之間的默契以及對老師的攻防。而同時,兩版試券的這件事情也帶出了男主角阿班對於小琳的「貼心提醒」,甚至讓小琳一直以來的連勝紀錄被打破,都造成了角色心境上的衝擊與轉變。
小琳之所以會答應STIC的舞弊,最大的關鍵除了金錢,更重要的還有「她想要爭取出國讀書的機會」,甚至我覺得在考慮到經濟問題與一連串的事件之後,可以理解這是小琳唯一的出路──也是阿班的唯一希望,而不得不說,最後透過「時差」的概念來進行的跨國作弊,整體緊張指數真的讓我整顆心都懸著!非常精彩。
最後當然要聊一下阿班──畢竟真的是迷倒了不少女粉絲的男主角啊。我覺得這個角色營造最好的部分是去鋪陳「在STIC之後呢?」的設計,小琳跟阿班選擇不一樣的人生,而我覺得雖然最後的結局不算是開放性,但我覺得那些角色們的人生後來怎麼走下去的懸念,不僅成為在看完電影之後與友人討論最熱烈的話題(例如:如果是你會供出一切嗎?如果是你會答應阿班的邀約嗎?),甚至我覺得就是這部電影帶來的餘韻。
你可以說這是他們人生中的一個污點,但也許對他們當中的某些人來說,世界上有太多邪惡與不公,相比之下這些小奸小惡又算什麼?或許正是因為作弊這件事情我們定義為「不對的」,但並不會被歸類在「犯法或犯罪」,所以這樣的曖昧模糊地帶成為本片最可以討論的一件事情,也可以說,是一種「鑽漏洞」吧?
題外話,我也很喜歡剛開始的設定,感覺像是「自白」,像是最後注定似的被戳破這一切、而他們像是被審訊般地拒絕承認,到後來「真相公開」時的震撼度,對比後來阿班關鍵性的失控,讓一切的變數越來越多,本來就已經相當緊張不知能否成功的異想天開計畫,就又更增添浮動性與不安。我自己很喜歡《模犯生》,而且我覺得這也真的是對台灣這樣的考試制度之下成長的我們,很需要去看、去思考的作品。
畢竟就像結論小琳提到的,人生的答案不是只有ABCD四個選項而已,我們不可能一輩子都依靠別人給我們答案的,終究有些人生的試題,是全然空白、等著我們一筆一畫刻下的申論題。
圖片來源:網路
lick ☞ Dear Han on Facebook